得了“急性胰腺炎”我该怎么办
袁春雨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其病因主要以胆道疾病、酒精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较常见,轻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通过禁食水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短期内可恢复,严重者可出现发热、黄疸、休克、脏器衰竭等重症表现,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急性胰腺炎疾病,主动了解胰腺炎方面的知识。
认识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症性损伤。胆道疾病仍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首要病因。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现酗酒、高脂血症因素已逐步成为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原因。进食油腻性食物或暴饮暴食为其诱因,常突发上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少尿、呼吸困难,累及其它系统。患者发病后2小时可查血浆淀粉酶进行诊断,或初期行腹部超声检查,推荐早期完善CT检查,可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
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早期一般采取内科综合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预防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对于轻症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胆源性轻症急性胰腺炎,或重症急性胰腺炎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而发挥作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对胰腺炎病情进展有延缓作用。对于疼痛剧烈时早期可酌情镇痛治疗,在严密观察病情下,肌注盐酸哌替啶(杜冷丁)止痛,不推荐应用吗啡或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避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胆道内压力增加,胰液排出受阻,加重病情。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只需短期禁食,维持内环境稳定,故不需肠内或肠外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先施行肠外营养,一般7~10d,对于待病情趋向缓解,则考虑实施肠内营养。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除了以上治疗,必要时还需机械通气和透析治疗。如患者出现腹腔脓肿并发症,可行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冲洗引流。
积极预防急性胰腺炎
由于社会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代谢综合征人群增多,增加了急性胰腺炎患病的风险,因此,对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高危人群。吸烟、饮酒及肥胖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肥胖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因此,对于普通人群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提倡戒烟禁酒、低脂饮食、控制体重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和保持充足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对于健康体检时发现的糖尿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应改善饮食及生活方式,积极的控制血糖血脂。而胆道疾病作为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常在酗酒、高脂饮食情况下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在临床发病后积极的进行相应的治疗,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手术。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方可取得成效,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高危人群要予以更多关注,重点预防。
二级预防:适用于已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防。对于疑似急性胰腺炎发病的患者应立即请相关科室的医生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并且尽早开始治疗,预防疾病进展。因此应尽量去除病因,如伴有胆道梗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急诊内镜下解除梗阻;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降血脂是重点,应严格规范降脂治疗,必要时行血浆置换;饮酒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饮酒、酗酒现象非常普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严格要求患者戒酒。
三级预防:主要是并发症的防治。早期识别诊断急性胰腺炎,积极的液体复苏、 镇痛、肠内营养、抗炎治疗能有效的预防急性胰腺炎病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由于是并发症的预防,而并发症多体现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因此实施更加困难,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糖、血脂和淀粉酶、腹部超声或CT 等,以评估是否有全身或局部并发症,早发现,早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