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0号
伤口迟迟不愈合?警惕这三大“沉默杀手”在作祟!医生教你正确应对

3493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广东省 东莞市 东莞市企石医院

黄子丰 急诊科 医师

伤口迟迟不愈合?警惕这三大沉默杀手在作祟!医生教你正确应对

 

引言:为什么有些伤口迟迟不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磕磕碰碰,出现一些小伤口。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伤口会在几天或几周内逐渐愈合。然而,有些伤口却迟迟不见好转,甚至出现红肿、流脓、疼痛加剧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警惕了——伤口不愈合可能不仅仅是“恢复慢”那么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感染、异物残留或血液循环问题。  

 

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我经常遇到因伤口长期不愈合而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人一开始并不在意,直到伤口恶化才就医,结果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伤口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预防。  

 

 

一、感染:伤口不愈合的头号“杀手”  

 

1. 为什么感染会影响愈合?

当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伤口时,它们会不断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集中“火力”对抗感染,而不是专注于修复伤口。如果感染严重,伤口可能会化脓、坏死,甚至扩散至周围组织,导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1. 如何判断伤口是否感染?

感染的典型表现包括:  

- 红肿热痛:伤口周围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加剧。  

- 渗液或流脓:伤口渗出黄色、绿色或带血性的液体,甚至散发异味。  

- 发热或全身不适:严重感染时,可能伴随发烧、乏力、淋巴结肿大。  

 

  1. 如何预防和处理感染?

- 及时清洁伤口:受伤后,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去除污染物。  

- 正确消毒:可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避免使用双氧水(可能损伤健康组织)。  

- 保持干燥和覆盖:适当使用无菌敷料保护伤口,避免沾水或污染。  

-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果感染迹象明显(如红肿扩散、发热),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二、异物残留:被忽视的“隐形障碍”

 

  1. 异物如何影响伤口愈合?

有些伤口看似已经清理干净,但实际上可能残留了微小的异物,如玻璃碎片、木刺、砂砾,甚至是缝合线头。这些异物会持续刺激伤口,导致慢性炎症,使伤口反复渗液、难以愈合。  

 

  1. 常见异物残留的情况

- 玻璃或金属碎片:尤其是车祸、跌倒或被尖锐物体刺伤后,容易残留细小碎片。  

- 木刺或植物残渣:被树枝、竹签扎伤后,可能残留难以察觉的木质纤维。  

- 缝线反应:部分人对可吸收缝线不耐受,可能导致伤口长期红肿。  

 

3. 如何避免和处理异物残留?

- 彻底清创:如果伤口较深或被污染,最好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清创,必要时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排查异物。  

- 观察伤口变化:如果伤口长期不愈合,或反复出现红肿、渗液,应怀疑异物残留,及时就医。  

- 避免自行挑刺:有些人喜欢用针或镊子自行处理伤口,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或异物残留更深。  

 

 

三、血液循环问题:伤口愈合的“后勤保障”不足

 

  1. 血液循环为何重要?

伤口的愈合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而这些都依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如果局部血流不畅,修复细胞无法顺利到达伤口,就会导致愈合延迟。  

 

  1. 哪些人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问题?

-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糖尿病足)。  

- 动脉硬化或静脉曲张患者:血管狭窄或回流障碍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 吸烟者: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减少血液供应。  

- 长期卧床或久坐者:缺乏运动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  

 

3. 如何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需管理血压。  

- 戒烟:吸烟会显著影响伤口愈合,戒烟是促进恢复的关键。  

- 适度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  

- 抬高患肢:如下肢伤口,可适当抬高腿部,促进静脉回流。  

 

 

四、其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除了感染、异物残留和血液循环问题,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  

 

1. 营养不良

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锌)是伤口修复的重要原料。长期营养不良的人,愈合速度会明显减慢。  

 

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鱼、蛋、瘦肉)、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和锌(坚果、海鲜)的食物。  

 

  1. 免疫系统低下

艾滋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患者)、化疗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伤口容易感染且愈合缓慢。  

 

建议:此类人群应更加注重伤口护理,一旦受伤,尽早就医。  

 

  1. 心理压力

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免疫系统,间接延缓伤口愈合。  

 

建议: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减压,有助于身体恢复。  

 

 

五、何时该就医?  

 

如果伤口出现以下情况,请尽快到医院就诊:  

  1. 超过2周未愈合,或反复破溃。  
  2. 红肿、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 伤口深、污染重,如生锈金属刺伤、动物咬伤。  
  4. 伴随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疾病等。  

 

 

结语:科学护理,让伤口顺利愈合

 

伤口不愈合并非小事,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感染、异物残留和血液循环问题是最常见的三大原因,而正确的护理和及时的就医至关重要。  

 

作为急诊医生,我建议大家在受伤后做好基础处理,但也不要忽视异常情况。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伤口愈合的机制,减少因延误治疗导致的严重后果。  

 

记住:小伤口,大学问,科学护理是关键!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