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号
浅谈药食同源的中药

345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药学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爱苹 药学科 药学科秘书

唐启荣

浅谈药食同源的中药                      

一根银针贯通中西,一株小草拯救世界,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从《神农本草经》到诺贝尔奖青蒿素,中医药文化熠熠生辉。而中药作为大自然的馈赠,之所以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因为源于几千年炎黄儿女生活劳作的经验总结,随之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药食两用的物质,今天中药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药食同源的中药有哪些。

一、什么是药食同源?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以下简称食药物质)。《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食药物质;食药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这些物质在传统上既可以作为食品也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

二、生活中常见的药食同源中药有哪些?

截至2024年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丁香、八角茴香等106种药食同源的物质,药食同源目录也在不断扩充和完善。其中,有很多药食同源的中药就活跃在我们的厨房和餐桌,首当其冲的要数一些作料,比如生姜、花椒、山柰、肉桂、小茴香、草果、高良姜等等,它们以其独特的辛香味道成为烹饪界的宠儿;此外,一些中药材也会被人们烹饪加工做成美味佳肴,比如白果炖鸡、银耳桂圆红枣羹、凉拌折耳根(鱼腥草)、马齿苋炒鸡蛋、黑芝麻糊、桑叶菊花茶、杏仁酥、乌梅果脯......但在中医药领域,这些中药类食材又因为不同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成为历代中医名家遣药处方必不可少的中药饮片,像经典名方《温病条辨》的桑菊饮中,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相须为用,为清透肺经风热的常用药组,并作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如《伤寒论》收载的四逆汤中,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君药附子破阴回阳,使其回阳救逆之功益著,故前人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的药物)。

观赏菊花

菊花中药饮片

食用生姜

干姜中药饮片

 

三、药食同源就能随意食用吗?

尽管药食同源,生活中常见的中药不等同于医疗用中药饮片,主要原因是:食材的加工方法简单、烹饪方式多样,仅用于调味和饮食,而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规定方法将中药材炮制成不同的规格(如干姜片、党参段、川贝母粉),且少量中药有毒,不可生食误食和过量使用。药食同源的物质在食用时应当按照传统方式适量食用,但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不推荐食用。传统方法通常指对原材料进行粉碎、切片、压榨、炒制、水煮、酒泡等。当这些物质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时,应当遵循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作为中药材使用时,则应当遵循中药材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附:

 

2024最新版药食同源物质名单(106种)

截至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发布了四批次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名单。共计106种物质。分别是:   

1.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

2.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     

当归、山柰、西红花(在香辛料和调味品中又称“藏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3.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     

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   

4.关于地黄等4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4年第4号)      

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

  

参考文献:

 

[1]贾天柱.中药生制饮片临床鉴别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0-267

[2]赖祥林.常见中草药毒副反应与合理应用[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96-299

[3]吴清和.中药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4-126

[4]邓中甲.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8:45-123

[5]聂淑琴,李泽琳,梁爱华,等.炮制对甘遂、牛膝、苦杏仁特殊毒性及药效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53-156.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