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被狗咬伤后的急救与防护
一、紧急处理
1、立即脱离危险
迅速将儿童与犬只分开,避免二次伤害。若犬只为陌生或流浪犬,需记录犬只特征(品种、毛色等),必要时报警。
2、科学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配合弱碱性清洁剂(如犬伤净、稀释至20%浓度的肥皂液)交替使用15分钟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勿用酒精、碘酒直接涂抹开放伤口,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3、初步止血与包扎
浅表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后轻轻按压止血。深部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同时将患侧肢体抬高。
二、送医前的判断要点
1、伤口分级与风险
一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需清洁皮肤即可。
二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需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伤口处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犬只健康状况时按三级暴露处置。
三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需清洗伤口+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疫苗。
2、送医优先级
立即就医:头面部伤口、出血不止、意识模糊、犬只疑似疯犬(流涎、攻击性强)。 24小时内处理:轻微抓伤但犬只来源不明。
三、急诊室处理流程
1、专业清创与缝合
清创术:伤口冲洗后,医生使用生理盐水洗净伤口,深部伤口可能需灌注冲洗。
缝合原则:头面部伤口6小时内可缝合,四肢伤口需延迟缝合(降低感染风险)。
2、免疫接种方案
狂犬疫苗: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按“5针法”(第0、3、7、14、28天)或“2-1-1法”(第0天2针,7、21天各1针)接种。肌内注射部位:2岁及以上上臂三角肌,2岁以下大腿前外侧。
免疫球蛋白:体重40kg以下儿童按20IU/kg计算,直接注射于伤口周围。
破伤风疫苗: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伤口污染严重,需加强注射。
3、抗生素使用
高风险伤口:手部、会阴部伤口或免疫力低下儿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预防感染。
四、家庭护理与预防
1、教育孩子远离陌生犬只,保持“静止如树”(双手放胸前,低头看脚)。
2、家长避免让幼儿单独与犬只相处,即使为家养宠物。
3、确保家养犬每年接种狂犬疫苗。
4、避免鼓励犬只扑咬类游戏(如扯衣服、追球),母犬哺乳期、病犬疼痛期需隔离防护。
五、家长必知事项
1、民间偏方不可信,无效且可能加重感染。
2、宠物接种疫苗不等于绝对安全,即使是家养犬只,仍需按暴露等级处置。
结语:儿童犬伤处理需兼顾生理救治与心理支持。家长掌握急救知识、规范接种疫苗、加强安全教育,是守护孩子安全的三重防线。如遇犬伤,请立即前往正规狂犬病处置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