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紊乱的常见元凶
一、什么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紊乱,或月经间期出血,且排除子宫肌瘤、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本病常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
二、病因与类型
1.无排卵型功血:
◦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青春期)或卵巢功能衰退(绝经期),导致无周期性排卵。
◦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对抗,易出现不规则脱落。
2.有排卵型功血:
◦黄体功能异常,包括黄体萎缩不全(经期延长)或黄体功能不全(周期缩短),常见于育龄期女性。
三、典型症状
•月经异常: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如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经期延长(超过7天)。
•非经期出血:点滴出血或突破性出血,严重时可引发贫血、头晕、乏力。
•生育影响:部分患者合并不孕或流产。
四、诊断与治疗
3.诊断方法:
◦检查手段:血液激素水平检测、盆腔超声(排除器质性病变)、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需与子宫肌瘤、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区分。
4.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
▪止血:根据贫血程度选择孕激素(如黄体酮)、雌激素(如苯甲酸雌二醇)或短效避孕药。
▪调节周期:使用孕激素、口服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手术治疗: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绝经期患者必要时需子宫切除。
五、日常管理与预防
•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均衡饮食(补充铁和蛋白质)。
•健康监测:月经异常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定期复查:尤其是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需关注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