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什么一定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也就是大肠癌,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等原因,发病率是逐年上升。但是很多人对其缺乏了解,且大肠癌的潜伏期长达十几年,早期症状隐匿或没有症状,因而对于高危人群而言,早期筛查(主要是结肠镜)显得尤为重要,无症状的人群也要尽早做一次肠镜检查。
什么是肠镜?
肠镜检查就是通过肛门插入一根软管,通过软管前端的“摄像头”查看整个大肠。通常肠镜内部还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从而能够在肠镜下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甚至进行切除病变等操作。
为什么要做肠镜?
约95%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在肠镜下可以发现息肉,并能顺便切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肠癌的发生。肠镜在进入肠道后,能清晰地观察整个肠道内壁,小到1-2mm的东西,像小米那么大的也能看得见。而因为胃肠、食管等这些器官是空腔器官,其他检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发现息肉和早癌,只有通过胃肠镜。因此,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5岁之后,大肠癌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在息肉阶段及时发现并切除,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途径。而发现肠息肉最好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因此咱们要赶在息肉变坏之前做肠镜。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早期癌。
以下几种情况,无论有无症状都尽早做一次筛查:
- 年龄≥40岁,无论男女,
- 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 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 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 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 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 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肠镜检查怎么做?
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纤维内窥镜。通过肛门插入逆行向下可检查到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盲肠以及与大肠相连的一小段小肠(回盲末端)。整个检查过程大约会持续10-30分钟左右,大部分人可以耐受这个检查。肠镜下,可以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还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如:大肠息肉等良性病变镜下直接摘除,对肠道出血进行镜下止血,对大肠内异物进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