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鼻”——过敏性鼻炎中医小科普
春光明媚的三月,当春风吹来第一缕花香,本是踏青赏花好时节,一年一度的“过敏”大戏也正式开演。许多人却因鼻痒、频繁打喷嚏、眼睛干痒流泪,不得不戴上口罩墨镜“全副武装”来医院就诊。
过敏性鼻炎多发于春秋两季,属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此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也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发生。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替性鼻塞、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有时伴随眼睛干痒肿痛、迎风流泪,头昏头痛等症状。
哪些人更容易得过敏性鼻炎?
- 遗传因素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人,得此病的风险更高。
- 环境因素为主要诱因:长期暴露于柳絮、花粉、昼夜温差、尘螨、沙尘及污染等环境中。
- 精神压力是重要诱因: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下的人群更容易得过敏性鼻炎。
- 免疫力下降为诱发条件: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亏虚,对外界物质也更容易过敏。
中医养生预防过敏性鼻炎
1. 饮食调理
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山药、胡萝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鼻腔湿润,可缓解鼻黏膜干燥引起的不适。
2. 生活起居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避免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的积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 针灸取穴及穴位按摩外治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鼻通穴: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头处。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用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揉按这几个穴位,每次 1 - 2 分钟,每天 3 - 4 次。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4. 中药汤药内调及外治
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及证候类型辨证选用不同的处方,如太阳表证,可用葛根汤加减;太阳太阴合病,可用小青龙汤加减;太少两感,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外治法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等芳香开窍药物熏洗或制作膏方外涂。
中医养生在预防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起居、穴位针刺及按摩和中药调理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愿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