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关补钙可不行哦!
一、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全身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使骨脆性增加,形成易发生骨折的状态。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二、有很多患者说:我有长期补充钙剂、为啥还是抗骨质疏松效果不佳、长期口服钙剂加重了肠胃负担、老便秘;或者说:我的抗骨质疏松的药里、医生为啥要给我开维生素D呢?
三、那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吧。1 、促进钙的吸收:核心机制:维生素D能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即使摄入足够的钙,若缺乏维生素D,人体仅能吸收约10%-15%的钙;而充足的维生素D可将吸收率提升至30%-40%。
2.骨骼矿化: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确保钙被有效利用,促进骨基质矿化,维持骨密度和强度。
3. 调节血钙平衡,保护骨量
4.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当血钙不足时,PTH分泌增加,会促使骨骼释放钙到血液中,长期导致骨量流失。维生素D通过维持血钙水平,减少PTH过度分泌,从而减少“拆骨补钙”的现象。
- 增强肌肉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肌肉协调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和疼痛,增加跌倒风险,而跌倒是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重要诱因。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间接保护骨骼。
- 协同钙的作用
双重保障:钙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黄金搭档”。单纯补钙效果有限,需维生素D辅助才能最大化钙的利用效率。
- 其他重要作用 调节骨代谢:维生素D参与成骨细胞(骨形成)和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调控,维持骨重建平衡。活化过程:维生素D需经肝脏和肾脏转化为活性形式(骨化三醇),因此肝肾功能异常者可能需要直接补充活性维生素D。
四、为何易缺乏维生素D?
- 日照不足:皮肤合成维生素D需要紫外线照射,现代人室内活动多、防晒措施强,易导致缺乏。
- 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下降,且可能合并吸收障碍或慢性病。
- 饮食来源少:天然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较少(如深海鱼、蛋黄)。
- 如何科学补充?
- 晒太阳:每天15-30分钟(暴露面部、手臂)。
- 饮食:鱼类、强化食品、蛋黄等。
- 补充剂:通常建议每日400-800 IU(需遵医嘱,避免过量)。
五、总结: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守门员”,通过促进钙吸收、调节骨代谢、保护肌肉功能等多重机制,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缺乏维生素D会显著削弱补钙效果,甚至加速骨量流失。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与钙,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