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7号
耳鼻咽喉常见创伤早知道:科学防治不踩坑

331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遂宁市 遂宁市中心医院

赵春蓉 耳鼻咽喉科 无

耳鼻咽喉常见创伤早知道:科学防治不踩坑

 

耳鼻咽喉作为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不仅负责着听觉、嗅觉和呼吸等关键生理功能,还在语言交流与消化起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结构精细且位置暴露,很容易遭受创伤。了解耳鼻咽喉常见创伤,掌握科学防治方法,对守护健康至关重要。

 

耳部创伤:听力的无声威胁

 

1.掏耳不当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觉得这样既舒服又能清洁耳道。但如果使用尖锐工具,如棉签、发卡或挖耳勺用力不当,很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更严重的是,可能戳破鼓膜,导致听力下降。正确做法是用湿润毛巾轻轻擦拭外耳道,如耳垢过多,可去医院让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清理。

 

2.气压伤

 

乘坐飞机、潜水时,耳部可能因气压变化引发气压伤。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外界气压迅速改变,咽鼓管来不及调节中耳压力,就会导致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引起耳闷、耳痛甚至鼓膜穿孔。预防气压伤,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吞咽、打呵欠等动作,促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压力。

 

鼻部创伤:呼吸的第一道关卡受损

 

1.外力撞击

 

鼻部突出于面部中央,在运动、交通事故或意外碰撞中极易受伤。外力撞击可能导致鼻骨骨折,引发鼻出血、鼻部肿胀和畸形。若发生鼻外伤,应立即冷敷,减少出血与肿胀,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与处理,不可随意按压或揉捏鼻部,以免加重损伤。

 

2.鼻腔异物

 

儿童出于好奇,有时会将小物件塞入鼻腔,导致鼻腔异物。鼻腔异物若不及时取出,会引发鼻塞、流涕、鼻出血,甚至感染。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鼻腔有异物,切不可自行用镊子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咽喉部创伤:进食与发声的困扰

 

1.误咽异物

 

鱼刺、骨头等尖锐异物是咽喉异物的“主力军”。误咽这些异物后,它们可能卡在扁桃体、舌根或会厌谷,引发咽痛、吞咽困难,严重时会刺破咽喉部黏膜,导致出血或感染。发生误咽异物时,不要强行吞咽饭团或喝醋,这可能使异物越陷越深,应尽快前往医院,让医生借助专业器械取出异物。

 

2.过度用嗓

 

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用嗓,易引发咽喉部创伤,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导致声音嘶哑、发声费力。保护嗓子,要注意科学发声,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喊叫,多喝水,让声带得到充分休息。

 

耳鼻咽喉创伤对健康影响不容小觑。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创伤,不要慌乱,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并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为耳鼻咽喉健康筑牢防线,享受美好生活。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