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3号
破伤风:不起眼的伤口可能藏着大危险

3311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区公共卫生医院

杨军 急诊外科 医生

这种致死率100%的疾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狂犬病

 

2023年8月,湖南一名男孩被野猫抓伤后未及时处理,三个月后突发恐水、怕风症状,经确诊为狂犬病,最终在痛苦中离世。这样的悲剧每年都在上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9分钟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而中国每年仍有约200人因此丧生。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死亡本可以通过科学预防完全避免。

 

 

一、致命的隐形杀手:狂犬病毒如何摧毁人体

狂犬病毒是自然界最致命的病原体之一,其致死率接近100%。这种形似子弹的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沿着神经末梢以每天3毫米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移动。当病毒抵达脑干时,人体将出现典型的恐水、恐风症状:患者听到流水声就会引发喉肌痉挛,甚至看到电风扇转动都会惊恐发作。

病毒在摧毁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还会引发多器官衰竭。病程发展分为前驱期(2-10天)、兴奋期(1-3天)和麻痹期(6-18小时),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天。最令人绝望的是,当出现临床症状时,现代医学已无力回天。

 

二、被忽视的感染途径:这些情况都要警惕

超过95%的病例由犬类传播,但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同样危险。值得注意的是:

- 外观健康的宠物可能处于潜伏期带毒

- 被舔舐破损皮肤或粘膜同样可能感染

- 蝙蝠携带的病毒株可在无外伤情况下通过气溶胶传播

2019年浙江曾发生一起典型病例:男子被自家已接种疫苗的宠物犬轻微抓伤,因伤口未出血未作处理,两个月后病发身亡。尸检证实该犬唾液中含有病毒。

 

三、与死神赛跑:黄金救治时间表

暴露后处置是真正的生命倒计时:

1.即时处理(0小时):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

2.疫苗接种(24小时内):必须完成5针程序(第0、3、7、14、28天)

3.被动免疫(根据暴露等级):三级暴露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重庆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规范处置后预防成功率超过99.99%。但延误处理时间将大幅增加风险:病毒在伤口停留不超过72小时,及时冲洗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量。

 

四、破除认知误区:这些谣言会害命

·误区1:"家养宠物很安全"

我国宠物犬疫苗接种率仅40%,农村地区流浪犬带毒率高达5%。即便接种疫苗,抗体产生需要7-10天窗口期。

·误区2:"小伤口不用处理"*

2018年河南一名女性被仓鼠咬破表皮未出血,未进行处置,45天后发病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表皮破损无出血定为二级暴露。

·误区3:"疫苗影响健康"*

现代细胞培养疫苗安全性极高,不良反应率不足0.1%,远低于感染风险。孕妇、婴幼儿暴露后都应立即接种。

 

预防狂犬病需要全民行动:养宠家庭应确保宠物规范接种,普通民众遇到暴露要立即就医,农村地区要定期开展犬只免疫。记住:生命没有试错机会,任何可疑暴露都要按最高防护标准处理。当您读完这篇文章,不妨检查家中宠物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将这个救命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或许就在此刻,这个举动正在阻止一场悲剧的发生。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