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号
马拉松运动性损伤防治

319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北省 十堰市 十堰市中医院

张立显 急诊科 副主任

马拉松运动性损伤防治

一、常见损伤及原因

1.膝关节疼痛(如髌股疼痛综合征、半月板损伤)

原因:长时间重复冲击、肌肉力量不平衡、跑姿错误。

2.足底筋膜炎

原因:足弓支撑不足、过度训练、硬地跑步。

3.跟腱炎

原因:小腿肌肉紧张、突然增加跑量或强度。

4.胫骨应力综合征(小腿内侧疼痛)

原因:跑量激增、下肢力线异常(如扁平足)。

5.肌肉拉伤(常见于腘绳肌、股四头肌)

原因:热身不足、疲劳或柔韧性差。

6.水泡/擦伤

原因:鞋子不合脚、衣物摩擦。

 

 

二、预防措施

1. 科学训练

循序渐进: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避免突然加大强度。

交叉训练:结合游泳、骑行等低冲击运动,减少关节压力。

强化力量:重点锻炼核心、臀部(如臀桥)、大腿(深蹲)和小腿(提踵)。

2. 正确跑姿

保持身体直立,避免过度前倾或后仰。

步幅不宜过大,着地时膝盖微屈,减少冲击。

3. 合适装备

跑鞋:选择缓冲好、贴合足型的专业跑鞋(每800-1000公里更换)。

袜子:透气吸汗的合成纤维袜(如聚酯纤维),减少摩擦。

服装:避免棉质衣物(易摩擦),选择速干材质。

4. 热身与拉伸

跑前:动态热身(如高抬腿、开合跳)5-10分钟。

跑后:静态拉伸小腿、大腿后侧等部位,每次15-30秒。

5. 营养与补水

长跑中每20分钟补水150-200ml(含电解质)。

补充碳水化合物(能量胶)和蛋白质(修复肌肉)。

6. 恢复管理

休息日:每周至少1-2天完全休息或低强度活动。

冰敷/按摩:大运动量后冰敷关节,泡沫轴放松肌肉。

 

三、常见损伤处理

 

1.急性损伤(如扭伤、拉伤)

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每次15-20分钟)、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

2.慢性劳损(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

减少跑量:暂停高强度训练,改为游泳或骑行。

拉伸/强化:如用毛巾牵拉足底筋膜,离心提踵锻炼跟腱。

医疗干预:严重时需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就医。

3.水泡处理

小水泡保持清洁,避免刺破;大水泡消毒后穿刺引流,覆盖敷料。

 

 

四、何时就医?

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不缓解。

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或夜间痛。

疑似骨折(如局部剧痛、无法承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

初学者:建议至少3-6个月系统训练再参赛。

既往损伤史:强化薄弱部位(如膝关节损伤者加强股四头肌)。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