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6号
擦伤的健康科普

324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安徽省 宿州市 宿州市中医医院

姚建龙 骨伤二科 无

路建议、高学宇、杜明珠、孙建义

                                擦伤的健康科

擦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通常由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导致表皮破损。虽然看似轻微,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或留疤。以下是关于擦伤的详细科普知识,帮助您正确应对。

、擦伤的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擦伤

  擦伤是指皮肤表层(表皮)因摩擦或刮蹭而破损,真皮层可能部分暴露,常伴有渗血、组织液渗出和轻微疼痛。  

常见场景 摔倒(如膝盖、手肘擦伤)、运动摩擦(如手掌擦伤)、被粗糙物体刮伤等。  

二、擦伤的正确处理步骤

  1. 第一步:清洁伤口

   流动水冲洗:用生理盐水或干净清水(如瓶装水)冲洗伤口,冲走泥沙、碎屑等污染物。  

   轻柔清理:若伤口有嵌入的沙粒,可用消毒镊子轻轻夹出,避免用力擦拭。  

   注意不可用酒精、双氧水直接冲洗伤口,以免刺激组织,延缓愈合。  

  1. 第二步:消毒与保护*

   碘伏消毒:用碘伏棉签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涂抹,避免污染周围皮肤。  

   覆盖伤口:浅表擦伤可贴透气创可贴,面积较大时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保持湿润:建议使用“湿性愈合”法(如医用凡士林或水凝胶敷料),加速愈合并减少结痂。  

  1. 第三步:日常护理

   换药频率每日更换敷料,若敷料被污染(如沾水)需立即更换。  

   避免沾水:愈合前减少伤口接触生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贴保护。  

   减少摩擦:关节部位擦伤(如膝盖)可用纱布+弹性绷带包扎,避免活动时反复摩擦。  

三、擦伤的常见误区

  1. 区1:等伤口自然风干结痂

   结痂虽是身体保护机制,但干燥环境会延缓细胞再生,增加留疤风险。建议保持伤口适度湿润。

  1. 误区2:撕掉结痂或反复抠挠

   强行撕痂可能破坏新生皮肤,导致二次损伤、感染或永久性疤痕。  

  1. 误区3: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

   这些物质无杀菌作用,反而可能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  

  1. 误区4:过度使用抗生素药膏

   浅表擦伤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除非出现感染迹象。

四、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伤口污染严重:如被泥土、铁锈污染的擦伤,需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感染迹象:红肿、疼痛加重,渗液变黄或脓性,伴随发热。  

   大面积擦伤如手掌大小的擦伤,或深达真皮层(渗血较多)。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即使小擦伤也建议尽早就医。  

、擦伤的预防与愈后护理

  1. 防措施

   运动时穿戴护膝、护肘等防护装备。  

   童活动区域铺设软垫,避免硬质地面的直接摩擦。  

  1. 减少疤痕形成

   愈合后涂抹硅酮凝胶或贴疤痕贴,抑制增生。  

   避免新生皮肤暴晒,紫外线可能加重色素沉着。  

 

  1. 家庭急救包必备品

   生理盐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透气创可贴、镊子。  

、小贴士:擦伤与破伤风的关系

   浅表擦伤一般无需打破伤风疫苗,但若伤口被土壤、粪便污染,或受伤者超过5年未接种破伤风疫苗,建议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补种。  

总结擦伤虽常见,但科学护理是关键!牢记“清洁→消毒→保护”三步法,避免感染和疤痕,让皮肤更快恢复健康。如果伤情复杂或出现异常,请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