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会经历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引起痛风石、关节破坏、肾脏及心脑血管损害等严重后果。
我们先来看看长期痛风控制不佳患者四肢痛风结石的表现。
手部痛风石 足部痛风石
膝关节内痛风石
2013年欧洲年会共识明确指出:痛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难治性疾病。
既然痛风可以治愈,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呢?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痛风患者未做好自我管理。
大多数患者存在共病:
1、不重视早期治疗,只在痛风发作期治疗。
2、长期滥用止痛药、糖皮质激素。
3、不能坚持血尿酸规范化达标治疗。
4、对非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复查)不重视。
因此,长期痛风发展的我们如何自我管理:
一、非药物治疗:
- 饮食控制: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选用低嘌呤食物,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牛奶、鸡蛋、精肉等是优质蛋白,要适量补充。如动物内脏、浓汤、肉汁、海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尽量少吃)。需要注意嘌呤易溶于水,肉类可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2.限制饮酒、饮料:酒精会抑制肝脏对尿酸的代谢,增加痛风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饮酒,特别是啤酒等含有大量嘌呤物质的酒类。减少饮料食用,特别奶茶、碳酸饮料等。
- 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每天饮用2000-3000ml水,以水、碱性矿泉水为好,特别是在热天和运动后需要多喝水。
- 适当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建议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对于预防痛风非常重要。
二、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
尿液pH 6.5时,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对胃刺激比较大,可间断性服用,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
三、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戒烟,是痛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把血尿酸控制到目标值。
1:血尿酸<360μmol/L能有效防止痛风的发生及复发;尿酸理想目标值。
2:血尿酸 <300μmol/L可以减少和消失痛风石,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
五、定期复查血尿酸值:
在调整降尿酸药物过程中,每2-5周测定一次尿酸,医师根据尿酸测定调整药物剂量。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尽量减小药物副作用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