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处理要点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 饶义康
年轻患者(通常指<60岁)的股骨颈骨折处理需以保留股骨头为核心目标,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风险。以下是处理要点:
一、紧急评估与术前处理
- 快速诊断:
影像学:X线(正侧位)+ 骨盆正位片,必要时行CT或MRI(隐匿性骨折)。
评估骨折分型:Garden分型(Ⅰ-Ⅳ型)、Pauwels角(评估剪切力大小,角度越大越不稳定)。
- 保护血供:
避免过度牵引或反复复位(减少血管损伤)。
急诊处理:患肢中立位制动(防旋转),尽早手术(理想时间:伤后6-12小时)。
二、手术治疗原则
- 解剖复位
闭合复:通过牵引、内旋位复位,要求:
Garden对线指数:正位片160°-180°,侧位片180°(避免内翻或旋转畸形)。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失败时采用(如Watson-Jones或Smith-Petersen入路)。
保护旋股内侧动脉分支(避免加重股骨头血供损伤)。
- 内固定选择
多枚平行空心螺钉(首选):
3枚倒三角形分布(下方螺钉贴近股骨距,增强抗剪切力)。
螺钉尖端距关节面5mm,避免穿透(防关节损伤)。
动力髋螺钉(DHS):适用于Pauwels角>50°的高垂直剪切骨折(需附加防旋螺钉)。
锁定钢板:复杂骨折或合并转子间骨折时考虑。
- 特殊处理
Pauwels角>50°:可联合内侧支撑钢板或骨移植(如腓骨植骨)增强稳定性。
合并后内侧骨缺损:自体骨或人工骨植骨填补。
三、术后管理
- 早期活动:
术后24小时开始床上非负重活动(如踝泵、股四头肌收缩)。
部分负重时间:6-8周(根据骨折稳定性调整),完全负重需影像学愈合证据(通常12周后)。
- 影像学随访:
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评估复位、愈合及AVN迹象。
MRI(增强或DWI序列):可疑AVN时早期检测(敏感性高于X线)。
- 并发症预防:
AVN:术后1-2年为高发期,需长期随访(5年以上)。
骨不连:若6个月无愈合迹象,考虑植骨或带血管蒂骨移植(如游离腓骨移植)。
四、挽救性手术指征
若发生AVN或骨不连,可考虑:
- 带血管蒂骨移植(如旋髂深动脉骨瓣移植)。
- 截骨术:外翻截骨(改变负重区,适用于部分AVN)。
- 关节置换:仅作为最后手段(年轻患者假体寿命有限,需谨慎)。
五、核心要点总结
|关键环节 处理要点**
复位质量 解剖复位是基础,Garden对线指数必须达标。
血供保护 微创操作,避免损伤旋股内侧动脉。
固定方式 空心螺钉为主,高剪切力骨折联合支撑固定。
负重时机 严格分期负重,避免早期应力导致内固定失败。
长期随访 至少5年监测AVN,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附:循证依据
手术时机:伤后12小时内手术可降低AVN风险(Meta分析显示延迟>24小时AVN风险↑2.5倍)。
内固定选择:3枚空心螺钉在生物力学上优于2枚(抗旋转和剪切力更强)。
AVN预测因素:Garden Ⅲ-Ⅳ型、复位不良、Pauwels角>50%、手术延迟>24小时。
年轻患者的股骨颈骨折需以“保头”为第一目标,通过精准复位、微创固定和严格随访,最大限度保留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