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也是竞技、休闲运动及其他原因造成膝关节损伤时最易受损的结构。
前交叉韧带作用:
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
2、限制内外翻
3、旋转稳定
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
可以由多种机制引发,包括高能量机制和低能量机制。其中低能量、非接触性损伤机制最为常见,多在做旋转或跳跃动作时发生。
前交叉韧带损伤症状:
1、受伤时感觉到关节内有断裂声,后即感关节内剧痛。
2、受伤后立即不能活动或继续参加运动。
3、受伤后膝关节很快肿胀,伤后12小时以内膝关节肿胀达到最高峰。
4、后期运动能力下降、膝关节不稳,打软腿不能完成急停、急转和突然加速、减速运动。
5、陈旧性损伤者可出现股四头肌萎缩。
前交叉韧带损伤体征:
1、关节肿胀,触痛,浮髌试验阳性等
2、前抽屉试验(ADT)
3、Lachman试验
4、轴移试验(PT)
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
结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可以初步判断,更多依赖磁共振明确诊断。
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
- 保守治疗:如果MRI显示前交叉韧带为部分断裂,且膝关节的稳定性未受到明显影响,运动需求不高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佩戴膝关节支具,外敷药膏消肿,短期内限制运动即可。
- 手术治疗:MRI(磁共振成像)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是手术的主要指征;对于年轻、活跃的患者,尤其是运动员或舞蹈演员等,即使韧带部分断裂,由于运动需求高,也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移植物的选择
- 自体组织
骨-髌腱-骨;腘绳肌腱; 股四头肌;腓骨长肌
2、同种异体肌腱
3、人工韧带
上图为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示意图
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
阶段一:(术后0-2周)
目标:减轻肿胀疼痛,预防血栓及肌肉萎缩。
措施: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静力收缩股四头肌;
膝关节支具锁定在0°位将患肢抬高,有利消肿。
术后第1-2天
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向心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支具固定在0°位的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侧卧位侧抬腿和俯卧位后抬腿练习。
术后第3-4天
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采用持续被动活动器(CPM)练习或助动屈膝;
负重练习,患膝支具固定在0°位,双足左右分开,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
术后第5-7天
开始使用双拐,膝关节支具固定0°位行走。加强患者自主屈伸练习,屈曲练习至60°。
术后1-2周
主动屈曲膝关节至90°,膝关节完全被动伸直。患肢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阶段二:(术后2-6周)
目标:恢复膝关节0°-120°屈曲,提高关节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
措施:
术后第2周
被动屈曲至90°-100°,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训练。加强平衡训练,如术侧能单足站立一分钟,可脱拐在室内行走。术后第3-4周
被动屈曲至100°-110°。加强主动屈伸练习,强化肌力训练,随着股四头肌力量的提高,将膝关节支具调整到0-70°,以满足平地步行时所需的关节活动度。
术后第5-6周
被动屈曲达120°;将膝关节支具调整到0°-110°范围主动屈伸练习。静蹲,背靠墙在无痛范围内做蹲起运动。恢复正常的步态。上台阶练习,台阶的高度逐步由10cm增加到15cm、20cm。
阶段三:功能强化期(术后6-12周)
目标:全范围ROM,肌力达健侧80%。
措施:
术后6周
被动屈曲达130°,功率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
术后8-12周
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健侧相同,“坐位抱膝”与健侧完全相同后。强化肌力,使四头肌、腘绳肌等肌力训练;
阶段四(术后4-6个月)
目的: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训练;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逐步开始体育运动。
措施:
1、患肢可从高20cm的台阶上无痛且控制良好的迈下时,则可以开始在跑台上慢跑,先开始倒退跑,然后再进行前进跑。
2、等速肌力训练,从快速到中速,以设计闭链运动为优先。
3、开始跳跃训练,逐步开始跳箱跳上跳下练习。如何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
1、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如压腿、扩胸、慢跑等,持续时间一般为10到15分钟。
2、在运动过程中,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休息时间。
3、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
4、增强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和神经肌肉协调性的训练动作:
a.保加利亚分腿深蹲: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后撤放在板凳上,身体保持直立,缓慢下蹲至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起身还原。注意保持骨盆稳定,膝盖不要内扣或外翻。
b.塔克跳:双脚站立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下蹲四分之一后垂直跳跃,尽可能将膝盖向胸部靠拢,并保持背部平直。落地后维持四分之一蹲姿,然后再次跳跃。
c.侧向弹跳:单腿站立,膝盖微屈,然后尽可能地向一侧做横向跳跃。落地时保持膝关节稳定,不要内扣或外翻,落地后可保持1秒后再跳回另一侧。
d.弓箭步减速:向前迈出一步,做弓箭步下蹲,然后缓慢起身,控制身体平衡。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增加负重。
e.平衡训练(如使用波速球):站在波速球上,保持身体平衡,进行各种下肢运动,如下蹲、跳跃等。
f.转身180度篮板球练习(结合弹力带):在练习时,大腿处套上弹力带,进行转身180度篮板球练习。训练时,髋关节需要外展-外旋以维持弹力带不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