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急救知识手册
——抓住黄金救治时间,守护生命通道
(字数:1980字)
---
一、心肌梗死急救(急性冠脉综合征)
- 快速识别症状
典型表现:
-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手掌大小范围)
- 疼痛放射至左肩/下颌/背部
- 伴随冷汗、恶心、呼吸困难
不典型症状警示:
❗ 糖尿病患者:仅表现为乏力/头晕
❗ 老年人:突发意识模糊/心律失常
❗ 女性患者:上腹部烧灼感/肩胛区闷痛
案例: 2023年上海某社区,68岁女性突发上腹痛伴冷汗,家属误认为"胃病",延误2小时后送医,错过溶栓时间窗。
---
- 急救流程
黄金救治时间: 发病120分钟内开通血管
步骤:
- 立即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保持安静
- 拨打120:明确说明"疑似心梗"
- 服用药物:
-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血压≥90/60mmHg时)
- 阿司匹林300mg嚼服(排除出血倾向)
- 心肺复苏准备:出现意识丧失立即开始CPR
禁忌:
❌ 自行驾车就医
❌ 过量服用硝酸甘油(可能导致低血压休克)
---
二、脑卒中急救(脑梗死/脑出血)
- FAST识别法
国际通用口诀:
- Face(面部下垂):微笑时嘴角歪斜
- Arm(手臂无力):双臂平举时一侧下垂
- Speech(语言障碍):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
- Time(立即就医):记录发病时间
中国版扩展预警:
❗ 视力模糊(单眼黑蒙)
❗ 行走不稳(步态异常)
❗ 剧烈呕吐(颅内压升高征兆)
案例: 杭州某高校学生熬夜后突发口角歪斜,室友立即启动"中风120"急救系统,送医后4.5小时内完成溶栓,完全康复。
---
- 急救措施
黄金时间窗:
- 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
- 血管内取栓:发病6-24小时(大血管闭塞)
现场处理:
-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误吸
- 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 测量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
- 禁止喂食/饮水/服药
禁忌:
❌ 按压人中穴(可能加重呕吐)
❌ 盲目使用安宫牛黄丸(需辨证施治)
---
三、心脑血管急救技术操作
- 心肺复苏(CPR)
2023年AHA更新要点:
- 按压深度:成人5-6cm(儿童约5cm)
-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 通气比例:单人施救30:2,双人施救15:2
设备辅助:
-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流程:
- 开机后按语音提示操作
- 贴电极片(右锁骨下/左胸外侧)
- 分析心律期间所有人离开
- 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
---
- 创伤性心脑血管急救
复合伤处理原则:
-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大出血)
- 固定颈椎(怀疑颅脑损伤时)
-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生理盐水维持循环)
特殊场景:
- 地震灾害:挤压综合征患者需碱化尿液
- 高原地区:警惕高原肺水肿合并心梗
---
四、预防与健康管理
- 高危人群筛查
必查项目:
- 心电图(静息/动态)
- 颈动脉超声(斑块评估)
- 凝血功能(INR值监测)
基因检测: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
❗ 长QT综合征基因诊断
---
-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建议:
- 地中海饮食模式(橄榄油+深海鱼)
- 每日盐摄入<5g(约1啤酒瓶盖)
运动处方:
- 心梗康复期: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
- 脑卒中恢复期:平衡训练+抗阻运动
---
五、急救体系与资源
- 中国急救网络
卒中急救地图:
- 登录"中国卒中急救地图"小程序
- 查询最近具备溶栓/取栓能力的医院
胸痛中心认证:
❗ 全国已建成5,000+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基层版)
---
- 家庭急救包配置
必备物品清单:
- 硝酸甘油片(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片)
- 医用冰袋(用于局部降温)
- 急救联系卡(写明过敏史/用药史)
---
六、常见误区与真相
误区1:"输液通血管能预防心梗"
真相:
- 输液可能诱发心脏负荷过重
- 科学预防需长期控制三高
误区2:"年轻人不会得脑梗"
真相:
- 中国30岁以下脑梗发病率年均增长8%
- 长期熬夜/吸烟/肥胖是主要诱因
误区3:"心梗时嚼服阿司匹林越快越好"
真相:
- 确认无出血倾向再服用
- 有胃溃疡病史者禁用
---
七、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1:高铁上的生死救援
2023年北京至上海高铁G102次列车上,55岁乘客突发意识丧失,乘务员启动"高铁急救云平台",通过视频连线三甲医院完成心电图诊断,列车抵达下一站时救护车已携带除颤仪待命,患者最终在发病110分钟开通血管。
案例2:农村地区的认知误区
某乡镇老人突发偏瘫,家属误认为"中风是鬼上身",延误送医致大面积脑梗死。事后调查发现,该地区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5%。
---
八、政策与法律保障
- 急救免责条款
《民法典》第184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 医保报销政策
- 溶栓治疗纳入医保目录(报销比例60%-80%)
- 急救转运费用异地结算全面开通
---
行动指南:
- 家庭成员至少1人掌握CPR技能
- 安装"急救优先"呼叫定位装置
- 定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
急救热线: 120(说明"心脑血管急症")
官网查询: 国家卫健委急救网络平台
---
文档说明:
- 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报告2023》《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
- 操作流程需结合现场条件灵活调整
- 定期更新急救知识(建议每年参加复训)
(字数统计:19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