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8号
外伤不慌!急诊科医生的“通关秘籍”

3087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眉山市 仁寿中医院

吴佩笠 急诊科 主治医生

外伤不慌!急诊科医生的“伤口通关秘籍”

急诊科常见损伤科普:撕裂伤与挫伤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伤在所难免。急诊科里,撕裂伤和挫伤是两种最常见的外伤类型。了解它们的特点、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能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应对,降低伤害风险。

一、认识撕裂伤与挫伤

1. 撕裂伤

  • 定义:因外力作用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血管等出现不规则的裂开或撕脱。
  • 常见原因:被利器切割(如刀具、玻璃)、碰撞尖锐物体、运动中摔倒摩擦地面等。
  • 典型症状:伤口边缘不整齐,出血较多,可能伴随组织外露或疼痛剧烈。

2. 挫伤

  • 定义:钝性外力(如撞击、挤压)导致皮下组织受损,但皮肤表面保持完整。
  • 常见原因:跌倒、撞击硬物(如桌椅、墙壁)、运动中的碰撞等。
  • 典型症状:受伤部位肿胀、疼痛、皮肤出现瘀斑(青紫),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

 

二、紧急处理与就医时机

1. 撕裂伤的处理

  • 立即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持续5-10分钟,避免直接触碰伤口。
  • 清洁消毒: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或碘伏轻轻冲洗伤口,避免感染。
  • 及时就医:如果伤口较深、出血不止、伤口内有异物(如 dirt、玻璃碎片),或伤及关节、面部等关键部位,需尽快前往急诊科缝合或处理。

2. 挫伤的处理

  • 冷敷缓解:受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处,每次15-20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
  • 抬高患处: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肿胀。
  • 观察变化:如果挫伤面积较大、疼痛持续加重、出现肢体麻木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内脏损伤。

 

三、预防措施

1.运动防护:进行体育活动时,穿戴合适的护具(如护膝、手套),避免剧烈碰撞。

2.家居安全:保持家中地面整洁,避免尖锐物品随意放置,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

3.小心驾驶:乘车时系好安全带,避免交通事故中的撞击伤害。

4.工作防护:在工地或使用工具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防护装备。

 

四、总结

撕裂伤和挫伤虽然常见,但正确的处理和及时的就医能有效减少并发症。记住:轻微的挫伤可自行护理,而严重的撕裂伤或伴随其他症状的挫伤必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这篇科普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意外损伤,守护身体健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