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被利器割伤如何科学处理伤口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曾明星
- 割伤的定义
“割伤”在医学上称之为皮肤软组织切割伤,伤处的出血主要来源于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在日常生活中,利器割伤是经常发生的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止血,比如在伤口上撒点香灰、撒点土或者面粉,这些不当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导致合并感染、发生败血症等,甚至会给生命带来威胁。
- 被利器割伤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利器割伤是深达真皮层的割裂伤,位于张力比较弱的部位(非关节处),常伴有明显出血。利器割伤中的不洁伤口会比较麻烦。什么是不洁伤口呢?即被污物、有机泥土、粪便或唾液污染的伤口,这类伤口更容易导致感染。
浅表的小伤口出血量并不大,一般小于1cm,有轻微疼痛感。正常情况下,可以不缝合或粘贴,伤口出血会触发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血液凝固后结痴,保护皮肤使之愈合。但是,也有些伤口比较大,长度超过1cm,比如被机器卷入四肢的创伤,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无法快速愈合,就会血流不止,疼痛感强烈,流血过多还会导致休克,影响生命,需要及时就医。对于这类伤口,合理的缝合不仅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降低疤痕形成的风险。
- 如何科学处理伤口呢?
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要上医院,对于一些出血不多的浅表伤口,大家可以遵循“止血→清洁→包扎”的原则自行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①止血:
洗净双手后,用消毒纱布紧按伤口5—15分钟即可。充分止血对后续检查伤口很有必要,建议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来压迫伤口止血,小的割伤通常压迫 5 分钟可以止血,较大的割伤建议直接压迫 10-15 分钟。如果压迫时,有血液从纱布中渗出,直接则再加一块纱布来压迫止血。不要直接拿掉与伤口接触的敷料,或反复移开纱布查看,因为有可能移去了堵住出血点的血凝块,导致止血不佳。
②清洁:
冲洗是降低伤口感染率最重要的方法。如果是水果刀等造成的整洁割伤,可以先快速冲洗伤口,后按压止血,也可常规止血后,选择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即可。冲洗5分钟左右即可,不要浸泡伤口,浸泡后伤口变肿,会更难闭合。
如果是碎玻璃等造成不规则割伤,伤口可能有碎玻璃或其他异物,必须先充分止血,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残留,然后使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如发现难以冲洗的伤口异物,建议及时就医。如果是不洁伤口,可以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冲洗完成后,有条件的可以用碘伏等消毒剂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
③包扎:
家庭包扎一般要用到碘伏和创可贴,如果伤口较大还需要干净的医用纱布。清洗伤口后,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伤口较小,可以贴上创可贴。伤口较大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包扎,等待伤口自然结痂。伤口有红肿感染的,可在伤口处涂抹百多邦软膏。创可贴和纱布按时更换,如果粘在伤口上,可以用生理盐水沾湿,轻轻揭下。假如被打湿、弄脏了,要及时更换。
如果是被不干净的竹签、锐器刺伤、铁锈或者是被泥土感染的金属物品扎伤,特别是小而深的伤口,不仅有很大的几率会感染到伤口,还需要前往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感染。破伤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菌感染。目前的医疗还缺乏特效药物来消灭破伤风细菌,所以破伤风感染的病人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被以上不干净物体扎伤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 哪些伤口必须及时就医?
当然,不是所有的伤口都能够自行处理的。如果严重外伤出血较多,并伴有手部皮肤组织,或神经、肌腱等损伤时,应及时就医,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以免漏诊或因未及时、正确处理,影响手的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遇到以下五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了:
- 伤口压迫5-10分钟,还是无法止血;
- 伤口处有异物(泥垢、碎玻璃等)无法清除;
- ≥3cm的割裂伤,或者伤口边缘不整齐;
- 伤口出血发红、肿胀、疼痛加重或者发热等症状;
- 发生在面部可能影响容貌的外伤。
生活中出现伤口比较深的时候,可以将纱布叠块填塞到伤口以后,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绷带,用力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加压包扎的时候,不可用力过猛,也不可用力过松,过松的话会逐渐渗血,过紧会造成肢体远端缺血,会造成肢体坏死。要注意的是,止血纱布必须干净,不能使用卫生纸等容易污染的物品。使用50分钟要松开止血带一至两分钟,防止缺血导致肢体坏死。止血后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