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救治根据受伤类型、程度有不同处理方式,常见的包括出血、伤口处理、骨折固定等:出血处理1.直接压迫止血: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使其高于心脏,减轻出血。用干净纱布、毛巾或衣物按压伤口5-15分钟。压力要适中,太轻无法止血,过重可能损伤组织。如手部割伤,直接用纱布按压伤口。
2.加压包扎止血:直接压迫止血无效时,用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适当加压,不要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后若出血透过敷料,不要拆除,直接再加一层继续按压。3.止血带止血(慎用):肢体严重出血且其他方法无效时,在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一侧)10厘米左右处用止血带或类似物(如布条)绑扎。每隔1小时松开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同时尽快送医。
伤口处理1.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污垢、异物。没有时,也可用干净流动水冲洗10-15分钟。如擦伤,冲洗后能减少感染风险。2.消毒:伤口冲洗后,用碘伏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外消毒,消毒范围至少5厘米。不要用酒精、碘酒直接接触伤口,会刺激疼痛且可能损伤组织。3.包扎伤口: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如创可贴、纱布。包扎要适度,既保护伤口又不阻碍血液循环。每天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骨折固定
- 就地取材:怀疑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伤者,避免造成二次损伤。找木板、树枝、硬纸板等固定材料,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小腿骨折,固定材料要从大腿到脚踝。
2.
2.固定方法:用绷带、布条等将固定材料与骨折肢体绑在一起,松紧要适度,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先固定骨折部位两端,再固定上下关节。3.及时就医:完成固定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重伤处理遇到伤者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拨打120,随后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