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手腕的东方智慧:传统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生活中,摔倒时用手撑地的本能反应,常会导致桡骨远端骨折。这种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人群和运动爱好者中尤为常见。面对这类损伤,现代医学中的石膏固定或手术钢钉虽广为人知,但我国传承千年的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正以“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特点重新赢得关注。
一、无创修复:四两拨千斤的复位艺术
当X光片显示骨折未严重错位时,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医生会通过“牵拉-按压-对位”的精准手法,像修复错位的积木般将断骨归位。整个过程无需开刀,部分患者需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研究显示,及时有效的手法复位可使大部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避免手术。
二、会呼吸的固定:小夹板的科学智慧
不同于封闭式石膏,传统小夹板采用4块柳木/杉树皮制成的弹性板,配合棉垫捆扎固定。这种设计暗含三大优势:
①动静结合:夹板外固定,允许手指功能活动,减少关节僵硬风险。
②渐进调节:随着肿胀消退,医生可随时调整绑带松紧,避免血运受阻。
③透气轻便:重量轻,洗澡、穿衣更为便利。
三、哪些人适合这种治疗?
✅ 闭合性骨折
✅ 骨折移位粉碎程度较轻
✅ 合并基础疾病不宜手术的老年患者
❌ 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
❌ 开放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四、康复时间轴
0-1周:冰敷消肿,手指做"抓云手"练习
2-4周:每周复查调整夹板,适当功能锻炼
4-6周:X光确认骨痂形成后拆除夹板
6周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配合中药熏洗促进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