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了、你吃对了吗?
骨质疏松的食疗需注重钙、蛋白质、维生素D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同时避免不良饮食习惯。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高钙食物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建议每日摄入800-1000mg。推荐食物包括:
-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每100ml牛奶含约120mg钙);
- 豆制品:豆腐、黑豆、黄豆(每100g豆腐含约138mg钙);
- 绿叶蔬菜:菠菜、芥蓝、油菜(焯水后减少草酸干扰);
- 海鲜与坚果:虾皮、小鱼干、杏仁、核桃等。
二、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促进骨胶原蛋白合成,建议占总蛋白的30%-50%。推荐来源:
- 动物性蛋白:瘦肉、鱼类(如鲑鱼、带鱼)、蛋类、奶制品;
- 植物性蛋白:豆类(如豆腐、豆浆)。
三、维生素D
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 食物:深海鱼(鲑鱼、沙丁鱼)、蛋黄、动物肝脏;
- 日晒: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 蘑菇:晒后维生素D含量显著提升。
四、低盐饮食
高盐会增加钙流失,建议每日食盐不超过5g,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摄入。
五、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过量咖啡因与酒精:咖啡、浓茶、酒精会抑制钙吸收或加速骨流失;
- 控制糖分:高糖饮食可能影响钙代谢;
- 补充维生素K与C:绿叶菜(如菠菜)、猕猴桃等促进钙沉积和骨韧性。
六、综合建议
- 均衡饮食: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
- 定期检查:尤其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
通过科学饮食结合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若需药物干预,应遵医嘱使用钙剂或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