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号
常见创伤疾病诊疗与护理手册

2880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市二医院

朱进 急诊外科 主治医师

常见创伤疾病诊疗与护理指南

 一、常见创伤类型与诊断要点

  1. 擦伤

表现:表皮破损伴渗血,常见于膝盖、肘部

鉴别:无深层组织损伤,疼痛较轻

  1. 割伤

特征:边缘整齐的开放性伤口,可能伤及血管/神经

注意:检查伤口深度(>6mm需缝合)

  1. 刺伤

风险:伤口小而深,易残留异物,破伤风风险高

检查:X光排除金属异物,警惕脏器损伤

  1. 挫伤

识别:皮下组织损伤伴淤血肿胀,皮肤完整

警示:持续肿胀需排除骨折

  • 分级处理原则
  • 家庭可处理范围

浅表伤口(深度<0.5cm)

出血量<5分钟可止住

无异物残留

   需就医情形

活动性出血>10分钟

口污染严重(泥土、铁锈)

伴麻木/运动障碍

动物咬伤或人咬伤

三、家庭急救四步法

  1. 止血:清洁纱布按压5-10分钟
  2. 清创: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避免酒精)
  3. 包扎:透气敷料覆盖,每日更换
  4. 观察:红肿热痛加重立即就医

误区警示:

撒面粉/牙膏止血

使用双氧水冲洗深部伤口

强行拔出嵌入异物

四、青少年运动损伤护理

高发场景

球类运动擦挫伤

器械训练肌肉拉伤

跑跳导致的踝扭伤

急性处理(PRICE原则)

Protection(制动保护)

Rest(停止运动)

Ice(冰敷15分钟/次)

Compression(弹性绷带加压)

Elevation(抬高患肢)

五、伤口愈合管理

愈合缓慢原因排查

| 因素       | 解决方案                |

|——————|————————————

| 感染       | 口服抗生素+清创         |

| 糖尿病     | 控制血糖<7.0mmol/L     |

| 营养不良   |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    |

| 循环障碍   | 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

瘢痕预防措施

愈合后使用硅酮敷料

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按摩软化增生组织

 六、运动健康建议

  1. 防护装备:护膝/踝使用降低60%损伤风险
  2. 热身规范:动态拉伸>5分钟
  3. 强度控制:每周增量不超过10%
  4. 恢复期:损伤后2-4周避免重复受伤部位训练

七、预防体系

家庭药箱必备:无菌纱布、弹性绷带、冰袋

定期更新破伤风免疫(10年加强1次)

儿童安全教育:锐器使用规范

老年人防跌倒:浴室防滑垫+适老化改造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