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号
宫禁糜烂的科普

2854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妇科

安徽省 合肥市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明敏 妇科 无

 

宫颈糜烂诊断与治疗及预防的科普

一、定义与概念更新

1. 正确术语:

现代医学已不再使用“宫颈糜烂”这一易引发误解的术语,取而代之的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或“宫颈糜烂样改变”**。这种现象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因外观呈红色颗粒状,类似“糜烂”而得名,但本质上是**生理性变化**,并非疾病。

2. 生理性 vs. 病理性

- 生理性:青春期、妊娠期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常见,无需治疗。

- 病理性:若合并感染(如宫颈炎、HPV感染)或细胞异常(如癌前病变),需针对性处理

二、检查与诊断

1. 常规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窥阴器直接观察宫颈外观,初步判断是否为生理性改变

2. 宫颈癌筛查

- 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

- HPV检测:筛查高危型HPV感染,明确致癌风险。

 

3. 进一步检查(必要时)

- 阴道镜检查:放大观察宫颈血管和上皮形态,定位可疑区域。

- 活检: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排除癌变或癌前病变

 

 

三、治疗原则:无需治疗的情况:

- 单纯生理性柱状上皮外移,无感染或症状。

 

需干预的情况:

- 合并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出血)、反复感染等。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 抗感染:针对细菌、真菌或滴虫的阴道栓剂或口服药。

- 调节菌群:益生菌制剂恢复阴道微生态。

 

2. 物理治疗

- 适用情况:症状顽固或宫颈炎反复发作。

- 方法:激光、冷冻、微波等,促进鳞状上皮再生。

- 注意事项:未生育女性慎用,避免影响宫颈弹性。

 

3. 病因治疗

- HPV感染:定期随访,必要时处理癌前病变(如LEEP刀手术)。

四、预防措施

1. 定期筛查

- 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每1-3年进行TCT+HPV联合筛查。

 

2. 保持卫生

- 避免过度冲洗阴道,防止菌群失衡。

- 穿透气棉质内裤,勤换洗。

3. 安全性行为

- 使用避孕套减少HPV和性传播感染风险。

- 固定性伴侣,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4. 增强免疫力

-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帮助清除HPV。

5. 及时就医

- 出现异常出血、分泌物异味或瘙痒时,尽早就诊。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宫颈糜烂是严重的妇科病,必须治疗。

真相:生理性改变无需治疗,仅对症处理合并症。

 

- 误区2:宫颈糜烂会发展为宫颈癌。

真相:癌变与高危HPV持续感染相关,与单纯糜烂样改变无直接联系。

- 误区3:物理治疗可“根治”糜烂。

真相:过度治疗可能损伤宫颈功能,需严格遵循医嘱

六、 总结

宫颈糜烂样改变多数是生理现象,不必恐慌。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筛查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避免过度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妇科检查,是预防并发症的核心措施。如有症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