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护士的温暖与坚守:一段治愈之旅》
蒋翠荣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指导老师:蒙月梅
一、初见:一个特殊的预约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用温暖的双手和专业的技术,为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送去健康与希望。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一名泌尿外科临床护士,同时也是一名国际造口治疗师。我的工作不仅在医院的伤口造口门诊,还延伸到了互联网上门换药服务。2024年,我遇到了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先生,他患有下肢静脉溃疡,而我有幸参与了他的治愈之旅。
二、上门:与李大爷的初次见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医院的公众号里接到了一个上门换药的预约。患者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李大爷。我根据公众号里留的电话,拨通了那串数字,电话那头,李大爷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中透着一丝期待:“护士,我这腿上的伤口已经折磨我好几个月了,一直不好,你们能上门来帮我处理一下吗?”我立刻答应了,并详细询问了他的病情。
三、挑战:艰难的换药之路
李大爷住在一栋老旧小区的五楼,没有电梯。当我气喘吁吁地敲开他家的门时,看到的是一个满头银发、面容和蔼的老人。他坐在轮椅上,腿上裹着厚厚的纱布,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我赶紧上前,微笑着自我介绍:“李大爷,我是小蒋,今天来给您换药。”他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安心。
四、温暖:从陌生到信任
我仔细检查了他的伤口,那是一处典型的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红肿,还散发着一股异味。我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我轻声安慰李大爷:“您放心,我会尽全力帮您处理好伤口,让它快点好起来。”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换药的过程并不轻松。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清理伤口,一边和李大爷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
五、坚持:每周的约定
从那以后,我每周都会准时来到李大爷家,为他换药。每次换药,我都会耐心地讲解伤口的恢复情况,鼓励他坚持康复训练。李大爷也渐渐开朗起来,他总是笑着对我说:“小蒋啊,你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有你在,我这心里就踏实。”
六、感动:意外的牵挂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忙,差点耽误了上门换药的时间。李大爷的女儿打电话来,语气焦急:“护士,今天能来吗?我爸一直念叨着你呢。”我一听,心里既愧疚又温暖,赶紧调整时间,赶到了李大爷家。看到我,李大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蒋,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我连忙道歉:“大爷,对不起,让您担心了。”他摆摆手:“没事,只要你能来,我就放心。”
七、胜利:伤口的愈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大爷的伤口逐渐好转,红肿消退,异味也消失了。看着伤口一天天愈合,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而李大爷也变得更加开朗,他常常和我分享他年轻时的故事,那些故事充满了激情与热血,让我深受感染。
八、感恩:患者的认可
终于有一天,伤口完全愈合了。李大爷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小蒋,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这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微笑着回答:“大爷,这是我的职责,看到您康复,我就放心了。”
九、信念:职业的意义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上门护士的意义。我们不仅是在治疗伤口,更是在给予患者温暖与希望。李大爷的康复,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与幸福。
十、温暖:继续前行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李大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小蒋,你就是我的天使。”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虽然在护理这条路上,我们会听到许多不友好的声音,有怀疑,有辱骂,有不尊重等种种可能浇灭我们热情的洪水,但是职业发展的答案,从来不在别人的期待里,而在你每一次低头扎根、抬头望星的脚步中。
四季轮回,职场如人生。或许此刻的你正为适应新环境焦灼,或许在成就与瓶颈间徘徊,又或许在思考如何让付出与价值共鸣。但请相信: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的使命。春生时不必羡慕秋收的丰盈,冬藏时也无需畏惧漫长的等待。
生命的礼物,往往藏在那些“坚持做对的事”的平凡日子里。愿你找到自己的节奏,在职业的长路上,既有破土而出的勇气,也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一场与自己的温柔同行。我知道,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更多的人送去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