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号
破伤风的防治

2818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湖南省 怀化市 溆浦县人民医院

胡宏 急诊科 主任

破伤风的防治

一、‌病原体与感染机制

破伤风由革兰氏阳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引起,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动物粪便及生锈金属表面。该菌在缺氧环境(如深部刺伤、组织坏死伤口)中大量繁殖并释放神经毒素,阻断肌肉舒张功能,导致全身肌肉强直和痉挛。

二、‌高风险伤口类型

以下情况感染风险显著升高,需特别警惕:

  • 深而窄的伤口‌(如铁钉扎伤、木刺伤);
  • 污染严重的伤口‌(接触泥土、粪便、铁锈等);
  • 烧伤、开放性骨折、动物咬伤‌;
  • 未规范消毒的创伤或手术伤口‌‌24。

三、‌临床表现与病程

  • 潜伏期‌:通常3天至数周,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 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僵硬。
  • 典型症状‌:
  • 肌肉强直‌: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背部肌肉僵直如弓);
  • 痉挛发作‌:全身肌肉剧烈抽搐,可导致骨折或呼吸困难;
  • 自主神经紊乱‌:血压波动、心动过速、大量出汗。

四、‌预防措施

  • 主动免疫‌:
  • 婴幼儿及儿童按计划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如百白破疫苗);
  • 成人每10年加强接种一次,外伤后若免疫史不明需补种。
  • 被动免疫‌:
  • 破伤风抗毒素(TAT)‌或‌免疫球蛋白(TIG)‌:用于未全程接种疫苗者或高风险伤口,需尽早注射(不限24小时内)。
  • 伤口处理‌:
  • 彻底清创、去除异物、保持伤口开放;
  • 避免使用泥土、烟灰等污染敷料。

五、‌治疗原则

  • 中和毒素‌:注射TAT或TIG阻断游离毒素。
  • 控制感染‌:使用甲硝唑、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破伤风梭菌繁殖。
  • 支持治疗‌:
  • 镇静剂和肌松药缓解痉挛;
  • 呼吸机辅助通气(严重呼吸困难者);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六、‌常见误区澄清

  • ‌误区1‌:“只有生锈金属会致破伤风”。事实‌:任何污染伤口(如木刺、动物咬伤)均可能感染。
  • 误区2‌:“破伤风针超过24小时无效”。事实‌: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但无严格时间限制。
  • 误区3‌:“接种疫苗后无需处理伤口”。事实‌:即使接种过疫苗,仍需彻底清创。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孕妇‌:孕期可接种破伤风疫苗,避免母婴传播风险。
  • 新生儿‌:不洁接生可能导致“七日风”,需规范脐带处理。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