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号
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

2701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安徽省 合肥市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薛晨曦 骨科 副主任医师

骨质疏松的科普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简单来说,就是骨头变得越来越 “脆弱”,像被虫子蛀空了一样,轻轻一碰或者即使没有明显外力作用,也可能发生骨折。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

  • 疼痛: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 身高变矮、驼背脊柱骨骼的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
  • 骨折风险增加: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轻微的外力,如摔倒、咳嗽、打喷嚏,甚至日常的活动如弯腰、转身等,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骨折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活动能力下降:骨折后可能需要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导致肌肉萎缩和进一步健康问题。
  • 心理影响:长期疼痛和行动不便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 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

  •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骨代谢会发生变化,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逐渐丢失。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量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日照不足、过度节食减肥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例如,缺乏运动不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会使骨量减少;而日照不足会影响维生素 D 的合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 疾病和药物因素: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影响骨代谢。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 因疾病需长期卧床患者:患者因某些疾病或者外伤,需要被迫长期卧床,这样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四: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 D 等营养素的食物。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等来补充。
  •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提高肌肉力量,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
  •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减少对骨骼的不良影响,限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对骨代谢的干扰。
  • 定期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以及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五:骨质疏松的治疗

 

  • 基础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补充钙剂、维生素 D 等。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可以帮助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或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 康复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六: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了解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