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基础,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上到89岁钟南山院士,下到几岁小朋友,因为它简单易行,趣味性、集体性和对抗性强,深深吸引人们参与。
篮球运动十分注重加速跑、变换方向以及弹跳,因此在运动开始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运动,必须让自己热起来,也就是所谓的热身活动,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做热身活动呢?
- 活动脚踝
脚踝是我们打篮球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平时很多情况下都能看到崴脚的情况。崴脚大部分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没有做好热身,脚踝没有活动开,踝关节仍然有些僵硬,运动过程中脚踝跟不上动作变化,导致崴脚;二是在奔跑或者跳投、抢篮板过程中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所以要想更好的保护脚踝,我们上场前要扭动我们的脚踝,最好各个方向活动5-10分钟,以前脚踝扭伤过的人,可以戴上护踝,能更好的保护踝关节。
- 活动手腕、胳膊
手腕和胳膊在我们运球和投篮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感觉和协调性,因此,在活动脚踝的同时,我们可以一起活动我们的手腕,拉伸我们的胳膊,胳膊可以360°旋转,以增强灵活性。
- 活动腰部
双手扶着腰进行扭腰活动,使腰部活动开来,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有协调性,在突破或者弯腰救球时可以更灵活,也更容易做出后仰跳投、拉杆等高难度动作,好的运动员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腰,在球场如果腰没有热起来,那么不仅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进攻或者争抢篮板时也很容易受伤。
- 活动膝盖
打篮球过程中,膝盖会反复的弯伸以及各个方向的变换,我们的膝盖在奔跑、变向或者跳跃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下蹲可以使我们的膝盖产生一种神经压迫的感觉,刺激机体的反射,我们可以双手压着膝盖上方,半蹲按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来回的扭动,可以很好的活动膝关节。运动时,戴上护膝也更能保护好膝盖,减少拉伤的风险。
- 折返跑
折返跑可以提前让我们身体热起来,增加我们的出汗,也可以更好地适应赛场,找到比赛的感觉,常说手热的发烫,这就是要保持机体的热,而不仅是手热。身体热可以让你发挥出更多的实力,打出更精彩的表现。
- 运球及投篮训练
球感在球场上是很关键的,在比赛中我们需要运球及投篮,提前做好运球及投篮训练就至关重要了。运球训练可以熟悉比赛用球和场地的适应性训练,也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协调性更好。投篮训练在队友的防守下进行投篮,三分投篮等,也能更好的适应比赛的压力。
另外,因为脚踝扭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多数在扭伤后伴随着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而且绝大多数情况是不需要手术而是采取保守治疗就可以好转的,所以为脚踝扭伤的治疗提供一些建议。
- 在脚踝扭伤后不应继续留在球场上打球,需马上下场休息,防止脚踝伤情再次加重。在场边需停止活动,垫高患脚,用冰块冷敷脚踝四周,不应剧烈揉搓。扭伤48小时内也需继续冰敷,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脚踝处,可用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每天3-5次,每次10-20分钟,48小时后才开始使用外用的膏药、乳膏等治疗。
- 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脚踝,适当加压,可以减轻肿胀,但是注意不应包扎得过紧,否则会加重脚远端的肿胀。如果受伤严重,可以使用加固护踝、单托支具、石膏后托进行固定。在平时躺着或者坐着时,将受伤的脚踝抬高,可以在脚跟处垫一枕头,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脚踝肿胀,加速恢复。
瘀斑有时在扭伤后2-3天才出现,这时候要观察瘀斑的消散程度,如果瘀斑好几天都没有消散,脚踝还是肿痛难忍,这说明脚踝受伤的程度较重,这就最好去看医生明确病情了。一般推荐扭伤后1周内需要尽量休息,减少下地行走等活动,减轻肿胀。第2-3周可以逐渐恢复脚踝活动度、力量等,可以适度增加下地行走等活动。接下来几周至几个月内,逐渐开始恢复运动,从不需要扭转脚踝的活动开始,最终恢复到原先的活动水平。温馨提醒,如果扭伤后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或者难以把控恢复过程的,可以及时去医院寻找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