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科普: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 什么是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Emergency Contraceptive Pills, ECPs)是一种在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如避孕套破裂、漏服短效避孕药)后,短时间内服用以防止意外怀孕的药物。它属于一种事后补救措施,并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手段。
目前,紧急避孕药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 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 LNG)类:单片装(1.5mg)或双片装(0.75mg,每片间隔12小时服用),需在事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类:常见剂量为10mg或25mg,在无保护性行为后120小时(5天)内服用,服用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还有一种是含乌利司他(Ulipristal Acetate, UPA)的紧急避孕药,在无保护性行为后5天(120小时)内服用,但在国内较少使用。
- 紧急避孕药的作用机制
紧急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或推迟排卵来降低受孕概率,同时也可能改变子宫内膜,使受精卵难以着床。但需要明确的是:
- 紧急避孕药不会导致流产,如果受精卵已经着床,它不会起作用。
- 紧急避孕药不是堕胎药,它只是干预排卵或受精过程,避免怀孕发生。
- 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
A. 尽早服用:无保护性行为后,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左炔诺孕酮类:72小时内服用
-米非司酮类:120小时内服用
-乌利司他类:120小时内服用
B.按剂量服用: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不要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C.与水吞服:不要咀嚼或压碎药片,以免影响药效。
D.服药后注意事项:
- 若服药后2小时内呕吐,需要尽快补服一片。
- 服药后可能会有月经提前、推迟或少量出血等情况。
- 紧急避孕药的有效性
紧急避孕药并非100%有效,其避孕成功率取决于服用的时间和个体差异:
- 左炔诺孕酮:在72小时内服用,避孕成功率约85%。
- 米非司酮:在120小时内服用,避孕成功率可达90%以上。
- 乌利司他:比左炔诺孕酮更有效,但数据有限。
但即使正确服用,也应告知可能有意外怀孕的风险,因此,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 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尽管紧急避孕药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
短期副作用:
- 恶心、呕吐
- 头晕、乏力
- 乳房胀痛
- 月经改变(提前、推迟或量异常)
长期影响:
- 偶尔使用不会影响生育能力,但频繁使用可能会干扰月经周期,影响卵巢功能。
- 不建议一个月内服用超过一次紧急避孕药,否则可能导致激素紊乱。
- 关于紧急避孕药的误区
(1)紧急避孕药能100%避孕?
错误!没有任何避孕方法是100%有效的,紧急避孕药只能降低怀孕风险,不能完全杜绝。
(2)紧急避孕药可以当作长期避孕手段?
错误!长期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影响月经规律,增加内分泌紊乱风险。常规避孕方法(如避孕套、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才是更安全、可靠的选择。
(3)服用紧急避孕药后,不会再怀孕?
错误!服用紧急避孕药后,若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有怀孕风险。因此服用后仍需采取额外避孕措施。
(4)紧急避孕药会影响生育能力?
错误!偶尔服用不会影响生育能力,但频繁使用可能扰乱月经周期,影响卵巢功能,因此不建议频繁使用。
- 哪些人不能使用紧急避孕药?
以下情况建议避免使用紧急避孕药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已知对药物成分过敏者
- 严重肝功能损害者
- 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癫痫药、抗结核药、抗真菌药等)可能降低药效
- 不确定是否已怀孕者(紧急避孕药对已怀孕者无效)
- 紧急避孕药 vs. 其他避孕方法
避孕方式 |
避孕成功率 |
是否可作为长期避孕 |
|
紧急避孕药 |
85%-95%(取决于服用时间) |
否 |
|
避孕套 |
85%-98% |
是 |
|
短效避孕药 |
91%-99% |
是 |
|
宫内节育器(IUD) |
99% |
是 |
|
安全期避孕 |
约75% |
否(失败率较高) |
从表中可以看出,紧急避孕药只是补救措施,不能代替常规避孕方法。
- 紧急避孕药的正确使用建议
- 尽量使用常规避孕方法(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减少使用紧急避孕药的需要。
- 若确需使用,应尽快服用,遵循剂量建议。
- 避免一个月内多次服用,否则可能影响月经规律。
- 服用后密切关注月经情况,若月经推迟超过7天及以上,应考虑验孕。
- 长期避孕可选择更可靠的方法,如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
- 结论
紧急避孕药是女性在避孕失败或无保护性行为后的一种补救措施,但它不能作为长期避孕手段。它的有效性取决于服用时间,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虽然副作用较少,但频繁使用可能会影响月经规律,建议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并优先选择更可靠的避孕方法。最重要的是,科学避孕比事后补救更重要。正确使用避孕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