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号
急诊外科伤口治疗全攻略

2532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人民医院

王学军 急诊外科 急诊外科副主任

              急诊外科伤口治疗全攻略

 

生活中,小磕小碰难以避免,稍不留神,伤口就会找上门。从厨房切菜时的手指划伤,到户外运动摔倒导致的擦伤,这些伤口虽常见,却不容忽视。今天,就由急诊外科医生为大家揭开伤口治疗的神秘面纱,教大家如何正确应对伤口。

 

一、不同伤口,区别对待

 

急诊室里的伤口形态各异,大致可分为擦伤、切割伤、刺伤和撕裂伤。擦伤是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表皮受损,常有少量渗血和疼痛,像孩子玩耍时不慎摔倒的擦伤最为典型。切割伤由刀、玻璃等锋利物品造成,伤口边缘整齐,出血情况依伤口深度而定,浅则渗血,深则可能大量出血,还会损伤血管、神经和肌腱。刺伤多因尖锐物刺入身体,伤口小但深,如被钉子扎伤,这种伤口极易引发深部组织感染,是破伤风杆菌钟爱的厌氧环境。撕裂伤则是皮肤受强大外力拉扯裂开,形状不规则,周围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大,车祸、工伤等事故中较为常见。认清伤口类型,是处理伤口的关键第一步。

 

二、现场急救,刻不容缓

 

当伤口出现,现场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首要任务是止血,这关乎生命安全。小出血点用干净纱布或毛巾持续按压5 - 10分钟,一般能止血。若遇到动脉出血,血液呈喷射状涌出,仅按压不够,需使用止血带。不过,止血带使用要谨慎,务必记录时间,每隔1小时放松1 - 2分钟,防止肢体因缺血坏死。

 

止血后,要清洗伤口,降低感染风险。有条件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最佳;若没有,干净清水也可应急,但水流要缓,避免损伤伤口组织。冲洗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至少超过伤口边缘1 - 2厘米,注意别让碘伏进入伤口内部,以免刺激组织。最后,用干净纱布或绷带包扎,包扎力度要适中,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纱布易脱落。

 

三、急诊室里,专业处理

 

患者被送到急诊外科后,医生会展开全面治疗。首先详细评估伤口,包括大小、深度、位置,有无感染迹象以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情况。较深伤口可能需超声或X光检查,确定有无异物残留,如被生锈铁钉扎伤,需排查铁锈残留。

 

清创是关键环节,如同给伤口做“深度清洁”。医生在局部麻醉下,用手术刀、镊子等工具,仔细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异物和污染物,让伤口变得清洁新鲜,为愈合创造良好条件。清创时,医生会小心翼翼,尽量保留健康组织,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对于一些复杂伤口,缝合必不可少。缝合能使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加速愈合,减少疤痕形成。缝合线的选择大有学问,医生会根据伤口部位和情况,挑选不同粗细、材质的缝线,比如面部伤口为减少疤痕,通常会选用更细的美容缝线。

 

四、抗生素,合理使用

 

在伤口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备受关注。清洁小伤口,人体自身免疫力足以抵御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但污染严重、深度大或已出现感染迹象的伤口,抗生素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杀灭细菌,预防和控制感染。然而,抗生素并非万能,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使后续治疗棘手。所以,医生会严格依据伤口具体情况,把握使用指征,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确保既能有效治疗感染,又能避免滥用。

 

五、破伤风,预防先行

 

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该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当伤口被其污染,且形成厌氧环境(如深部刺伤、伤口被泥土污染等),就可能繁殖产生毒素,引发破伤风。破伤风症状通常在受伤后1 - 2周出现,起初牙关紧闭、颈部僵硬,随后发展为全身肌肉痉挛,严重时危及呼吸。

 

因此,急诊外科处理伤口时,破伤风预防至关重要。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伤口,医生会依据患者免疫接种史,决定是否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若患者以前完成过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且5 - 10年内有过加强接种,一般清洁伤口即可;若接种史不详或未完成全程接种,就需注射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还可能要接种疫苗,以获得长期保护。

 

六、伤口愈合,精心呵护

 

伤口愈合是一个神奇又复杂的过程,分为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炎症期,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这是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菌和坏死组织,一般持续1 - 3天。增生期,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新生血管生长,为伤口提供营养,伤口逐渐缩小,表面形成痂皮,此阶段持续2 - 3周。重塑期,新组织不断重塑改建,结构和功能接近正常组织,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疤痕也会慢慢变淡。

 

愈合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促进恢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定期更换纱布。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为伤口愈合提供充足营养。同时,要避免过度活动伤口部位,尤其是关节附近的伤口,以免影响愈合。

 

伤口虽常见,但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通过这篇科普,掌握急诊外科处理伤口的知识,面对伤口不再慌张,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让伤口尽快愈合,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