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活泼好动,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容易发生急性损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其恢复至关重要:
治疗
- 急救处理:遵循“RICE”原则。
- 休息(Rest):一旦发生损伤,应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比如脚踝扭伤,马上停止行走或运动,坐下或躺下。
- 冰敷(Ice):损伤后的24 - 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例如手指挫伤,可用冰袋隔着毛巾冷敷。
-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受伤部位,减轻肿胀。注意包扎不能过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像膝关节扭伤,可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均匀包扎。
- 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腿部受伤,在休息时可在脚下垫个枕头。
-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损伤疼痛较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
- 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等,涂抹或喷洒在受伤部位,能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急性损伤,如骨折、韧带断裂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青少年打篮球时造成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常需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骨折部位移位明显时,可能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以恢复骨骼和关节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护理
- 伤口护理:如果有开放性伤口,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先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再清理伤口。
- 饮食护理:
- 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以防影响身体恢复。
- 康复护理:
-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损伤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比如骨折固定后,早期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后期逐渐增加受伤部位的活动范围和强度,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心理护理:青少年在受伤恢复期间可能因行动不便、担心恢复效果等产生焦虑、烦躁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多关心陪伴,给予心理支持,讲解恢复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强其康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