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肩痛幕后“黑手”——肩袖损伤
别让你的肩膀罢工!
你是否经历过这些困扰:抬手晾衣服时肩膀刺痛、夜里翻身被肩膀疼醒、甚至梳头都变得困难?很多人单纯以为这是“肩周炎”,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可能是“肩袖损伤”!多数肩关节疼痛与肩袖损伤相关,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肩关节功能永久性丧失!
一、 肩袖损伤:肩膀里的“橡皮筋”断了!
肩袖是由四根肌腱组成的“袖套”(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它们像橡皮筋一样包裹着肩关节,负责肩膀的灵活旋转和稳定。当这些肌腱发生撕裂或磨损,就会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
二、四大症状,警惕肩袖损伤!
夜间疼痛加剧:平躺时肩膀受压,疼痛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
抬臂困难:梳头、穿衣、举手过肩时出现无力或疼痛,严重时无法完成动作。
特定角度疼痛:手臂外展60°-120°时疼痛最剧烈(称为“疼痛弧”)。
肌肉萎缩:长期损伤可能导致肩部肌肉变薄、无力。
三、 谁容易遭遇肩袖损伤?
年龄增长:40岁以上人群,肌腱退化如同“橡皮筋老化”。
过度使用:健身爱好者(频繁推举)、家庭主妇(反复抬手晾晒)、教师(写板书)。
急性外伤:摔倒时手撑地、提重物突然拉伤。
不良姿势:长期含胸驼背,导致肩关节受力不均。
四、诊断肩袖损伤:别和“肩周炎”傻傻分不清!
肩袖损伤≠肩周炎
许多患者将肩袖损伤误认为肩周炎,盲目进行“爬墙锻炼”,反而加重损伤!那如何进行鉴别?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
特征 |
肩袖损伤 |
肩周炎 |
活动范围 |
被动活动正常(别人帮你抬手不痛) |
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
疼痛特点 |
特定角度剧痛 |
全范围疼痛,夜间更明显 |
病程 |
可能持续数月或逐渐加重 |
多能自愈(1-2年) |
确诊需结合检查:MRI:清晰显示肌腱撕裂程度。
五、 治疗方案:从保守到手术,如何选择?
- 保守治疗(适用于部分撕裂或早期损伤)
休息制动:急性期用肩关节支具固定,避免过度活动。
药物镇痛: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局部注射封闭治疗。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如弹力带抗阻、钟摆运动)。
-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撕裂或保守治疗无效)
关节镜微创手术:通过3-4个“钥匙孔”小切口,缝合撕裂的肌腱,创伤小、恢复快。
六、 预防肩袖损伤:给肩膀穿上“防护甲”
避免过度负重:减少单侧肩膀长期提重物,改用双肩背包。
运动前热身:重点活动肩关节,避免冷启动导致拉伤。
强化肩部肌肉:游泳(自由泳)、弹力带训练(外旋、前平举)增强肩袖肌群。
纠正不良姿势:电脑族保持“一拳一尺”坐姿,避免含胸驼背。
医生提醒:肩痛≠肩周炎!
盲目锻炼可能让“小伤”变“大伤”。
如果出现持续肩痛、抬臂困难,请及时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保住肩膀的“灵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