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号
运动扭伤急救黄金1小时:骨科医生教你把握「白金抢救期」

2426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覃锡焕 骨科 科室副主任

运动扭伤急救黄金1小时:骨科医生教你把握「白金抢救期」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骨科 覃锡焕  广西南宁530003

2024年《急诊医学杂志》研究显示:运动损伤后1小时内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可减少73%的关节继发性损伤。我在骨科门诊诊室20年间见证过太多因错误处理导致的悲剧——从急性肿胀演变为慢性不稳,甚至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它不仅影响运动能力,还可能引发慢性疼痛或关节不稳。科学预防可显著降低扭伤风险,以下是实用建议:

一、关节扭伤的原因与高危场景

  1. 直接诱因:  

   - 运动时急停、变向或跳跃后落地不稳(如篮球、足球)。  

   - 行走/跑步时踩到不平地面或踩空台阶。  

   - 搬运重物时姿势不当(如手腕过度扭转)。  

  1. 潜在风险因素:  

   - 肌肉力量不足:关节周围肌群薄弱,稳定性差。  

   - 柔韧性差:韧带和肌腱僵硬,缓冲能力下降。  

   - 旧伤未愈:既往扭伤后未彻底康复,关节保护机制受损。  

   - 鞋子不合适:鞋底过滑、鞋帮支撑不足或尺码不合脚。  

二、科学预防关节扭伤的6大措施

  1. 运动前充分热身与拉伸  

   - 动态热身:5-10分钟慢跑、高抬腿等提升心率,激活肌肉。  

   - 针对性拉伸:重点拉伸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大腿(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踝关节(跟腱),增加关节活动度。  

  1. 强化关节周围肌肉与平衡训练  

   - 力量训练:  

     - 踝关节:提踵练习、弹力带抗阻训练。  

     - 膝关节:靠墙静蹲、单腿硬拉。  

     - 腕关节:握力器、手腕屈伸抗阻。  

   - 平衡训练:单腿站立(闭眼进阶)、平衡垫训练,增强本体感觉。  

  1. 选择适合的护具与运动装备

   - 护具:高风险运动(如滑雪、篮球)佩戴弹性护踝、护膝。  

   - 鞋子:根据运动类型选择专业鞋(如跑步鞋前掌缓震,篮球鞋高帮保护),定期更换磨损鞋底。  

  1. 日常活动与运动中保持正确姿势

   - 上下楼梯时全脚掌着地,避免仅用前脚掌支撑。  

   - 搬运重物时屈膝下蹲,用腿部发力而非弯腰扭转。  

   - 运动时避免过度疲劳,及时休息(肌肉疲劳时关节更易受伤)。  

  1. 改善环境与场地安全  

   - 清除居家地面的杂物(电线、玩具),浴室铺防滑垫。  

   - 运动前检查场地,避开湿滑、坑洼或坚硬不平的地面。  

  1. 控制体重与营养补充  

   - 超重会增加下肢关节负荷,BMI>25者建议减重。  

   - 补充钙、维生素D和胶原蛋白,增强骨骼与软组织健康。  

三、常见误区与真相

-误区1:“只有剧烈运动才会扭伤。”  

  → 真相:走路踩空、穿高跟鞋等日常活动也可能导致扭伤。  

- 误区2:“扭伤后马上热敷或涂抹活血药。”  

  → 真相:急性期(48小时内)应冰敷止血消肿,热敷会加重炎症。对策:急性期严格遵循「冷疗优先」原则  

- 误区3:“护具戴久了会让关节变脆弱。”  

  → 真相:合理使用护具(如高风险运动时)可提供保护,但日常应通过锻炼增强自身稳定性。  

- 误区4:“强行复位关节  

 → 真相:可能造成血管神经二次损伤对策:只有专业医生在影像学引导下才能操作

- 误区5:“持续冰敷超过20分钟  

 → 真相: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反加重肿胀对策:采用「15分钟冰敷+45分钟间隔」循环模式 

  • 现场快速评估:3分钟损伤分级法

 1.1 三级损伤特征速判

| 分级 | 体征表现 | 处理原则 |  

| Ⅰ度(轻度) | 轻微肿胀,可承重行走 | POLICE+处理 |  

| Ⅱ度(中度) | 明显肿胀+瘀斑,关节不稳 | 支具固定+急诊评估 |  

| Ⅲ度(重度) | 关节畸形/骨擦感/剧痛 | 禁止移动+呼叫120 |

1.2 危险信号识别(立即就医指征)

- 听到「啪嗒」韧带断裂声  

- 远端肢体苍白/麻木(血管神经损伤)  

- 关节异常凸起(可能伴骨折/脱位)

五、扭伤后的应急处理(RICE原则)

即使做好预防,意外扭伤时也需及时处理:  

  1. Res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2. Ice(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减轻肿胀。  
  3. Compression(加压包扎):弹性绷带包裹伤处(勿过紧)。  
  4. Elevation(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  

注意:若出现严重肿胀、无法承重或关节变形,需立即就医排除骨折!  

总结

关节扭伤预防胜于治疗!通过科学锻炼、合理防护和意识提升,可有效降低损伤风险。若不幸扭伤,记住两个关键时间窗:1. 损伤后10分钟内的白金处理期2. 伤后6周内的黄金康复期最新数据表明,规范急救可使慢性关节不稳发生率从34%降至7%规范处理能加速康复,避免后遗症。健康关节,从日常点滴保护开始!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