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裂伤那些事儿:科学应对,加速康复!
日常生活里,我们难免遭遇磕磕碰碰,皮肤裂伤就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无论是做饭时被刀划伤,还是运动时意外碰撞撕裂皮肤,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正确应对,让伤口顺利愈合。
一、精准判断:皮肤裂伤啥模样?
皮肤裂伤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断裂,常因外力撕扯、尖锐物切割造成。其伤口特征明显,边缘不规则,不像手术刀切口那般整齐,深度也不尽相同,可能仅累及表皮,也可能深达肌肉、肌腱。出血状况依损伤程度而异,浅裂伤出血较少,呈渗血状;深裂伤则出血迅猛,量大且颜色鲜红,有时甚至会喷射而出。同时,受伤部位疼痛剧烈,活动时痛感加剧,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这些表现能帮我们初步判断是否为皮肤裂伤。
二、紧急处理:争分夺秒保健康!
一旦发生皮肤裂伤,急救要分秒必争。首先,迅速止血,用干净纱布、毛巾或衣物按压伤口,力度适中,持续按压 5 - 15 分钟,多数情况下能初步止血。止血后,马上清洁伤口,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去除伤口内的污垢、碎屑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冲洗时间不少于 5 分钟。若没有生理盐水,也可用流动的清水替代,但事后需尽快用碘伏消毒,从伤口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范围要超出伤口边缘 2 - 3 厘米。对于较深、较大或出血难止的裂伤,简单处理后应立刻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缝合、包扎,必要时还会注射破伤风疫苗。
三、康复之道:细节助力伤口愈。
伤口愈合期间,康复护理至关重要。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瘦肉、鸡蛋、牛奶、豆类,它们是修复受损组织的“建筑材料”;新鲜蔬果也不可或缺,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维生素 C 还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同时,务必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按医生嘱咐定期更换纱布或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液、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异常。若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伤口感染,要及时就医。伤口愈合时发痒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能搔抓,否则易撕裂新生组织,导致感染,留下难看疤痕。
四、日常护理:巩固成果防隐患。
皮肤裂伤愈合后,护理也不能松懈。新愈合的皮肤娇嫩敏感,外出要做好防晒,紫外线会使皮肤色素沉着,形成色斑,影响美观,可涂抹温和的防晒霜,戴上遮阳帽、打遮阳伞。在皮肤护理产品的选择上,要用温和、无刺激的,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防腐剂的护肤品,以免刺激皮肤,引发过敏或炎症。此外,适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利于皮肤恢复,但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