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内脏出血急诊处理流程
根据相关指南共识和临床资料,急性内脏出血的处理需遵循快速评估、分层救治、综合治疗的原则。以下是处理要点及云南白药胶囊的应用建议
紧急评估与复苏
ABC评估:优先确保气道通畅(尤其意识障碍者),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
容量复苏: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1提示需输血,目标维持收缩压80-90 mmHg,血红蛋白≥70 g/L。
动态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记录呕血/黑便频率、尿量及生命体征变化。
止血措施:
药物止血: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血痂形成
生长抑素/奥曲肽:减少内脏血流,适用于疑似静脉曲张出血
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降低再出血风险
内镜/介入治疗:24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明确出血部位,可选择注射止血、热凝或栓塞术
手术干预:保守治疗无效或大血管破裂时,需手术修补或切除(如脾破裂)
病因治疗与稳定期管理
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如肝硬化患者需降低门脉压力,溃疡病根除幽门螺杆菌)
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二、云南白药胶囊的应用建议
1、适用场景
轻度出血辅助治疗:如胃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等,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
外伤性内脏出血:作为保守治疗的辅助药物,需结合压迫止血等物理措施
2、使用注意事项
- 禁忌证:孕妇、过敏体质、合并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者禁用;严重出血(如大血管破裂)需优先手术或介入治疗
- 用法:口服1-2粒/次,每日4次;活动性出血时可先服保险子1粒
- 限制性:目前专家共识(如2020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中未将云南白药作为一线推荐,其疗效证据多来自临床经验,需谨慎评估后作为辅助用药
三、相关指南共识要点
- 1.分层救治原则:根据Glasgow-Blatchford评分(GBS)分层,极高危患者需立即复苏,中低危患者按流程评估
2.多学科协作:涉及急诊科、消化科、介入科和外科的联合诊疗,尤其内镜和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
3.药物选择优先级:指南推荐PPI联合生长抑素作为经验性用药,严重静脉曲张出血需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总结建议
作为急诊医生,处理急性内脏出血需以快速稳定生命体征为核心,结合病因选择药物、内镜或手术干预。云南白药胶囊可作为轻度出血的辅助治疗,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且不能替代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如PPI)。建议参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0版)》
制定规范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