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号
脚踝扭伤后的应急处理与康复指导科普知识

838

当前排名

1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骨科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中医院

王春亮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脚踝扭伤后的应急处理与康复指导科普知识

                   柘城中医院 创伤骨科 王春亮

    脚踝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运动、行走或意外跌倒时容易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慢性疼痛、关节不稳甚至反复扭伤。本文将详细介绍脚踝扭伤的应急处理、康复锻炼及预防措施,帮助您科学应对脚踝扭伤。  

一、脚踝扭伤的常见症状  

  1. 疼痛  

    表现:扭伤后,脚踝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触碰时疼痛加剧。  

    原因:疼痛通常是由于韧带、肌腱或关节囊受到牵拉或撕裂引起的。  

    注意: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的严重性相关,轻微的扭伤可能仅有轻微疼痛,而严重的扭伤可能导致持续性剧痛。  

  1. 肿胀  

    表现:扭伤部位周围的组织会迅速肿胀,通常在受伤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  

    原因:肿胀是由于局部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引起的。  

    注意:肿胀的程度通常与损伤的严重性成正比,严重的扭伤可能导致明显的肿胀。  

  1. 淤血或青紫  

    表现:扭伤部位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或青紫,通常在受伤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出现。  

   原因:淤血是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的。  

   注意:淤血的范围和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红色逐渐变为紫色、绿色和黄色。  

  1. 活动受限

   表现:扭伤后,脚踝关节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甚至完全无法活动。  

   原因:活动受限通常是由于疼痛、肿胀或韧带损伤引起的。  

   注意:如果活动受限严重,可能提示韧带撕裂或骨折,需及时就医。  

 

---

 

  1. 关节不稳  

    表现:如果韧带损伤严重,可能会感到脚踝关节不稳,容易再次扭伤。  

    原因:关节不稳通常是由于韧带松弛或断裂引起的。  

    注意:关节不稳可能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增加反复扭伤的风险。  

二、初步判断是否骨折的方法  

  1. 观察局部症状     如果受伤后出现上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高度怀疑骨折的可能性。  
  2. 检查骨擦音与骨擦感     轻轻触碰患处,如果能听到骨头摩擦的声音(骨擦音)或感觉到骨头之间的摩擦感(骨擦感),这通常是骨折的典型体征。  
  3. 评估肢体功能     尝试轻微活动受伤部位,如果活动时疼痛剧烈或完全无法活动,可能是骨折的信号。  

、脚踝扭伤的应急处理  

  1. 保护(Protection)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部位继续承受重量。可以使用护踝或弹性绷带固定脚踝,防止二次损伤。  
  2. 休息(Rest)     受伤后应尽量减少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避免负重。  
  3. 冰敷(Ice)     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4.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对脚踝进行适度加压包扎,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脚踝扭伤的康复锻炼  

  1. 早期康复(受伤后1-2周)     

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轻轻活动脚踝,进行背屈、趾屈、内翻和外翻等动作,以恢复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2.中期康复(受伤后2-6周)    

平衡训练:通过单脚站立、闭目单脚站立等练习,提高踝关节的平衡能力。     

有氧训练: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促进血液循环。  

3.后期康复(受伤后6周以上)    

功能性训练: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逐步恢复脚踝的功能性活动。     

本体感觉训练:使用平衡板等器械,提高踝关节对位置和运动的感知能力。  

、脚踝扭伤的预防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鞋子    穿着适合脚型和运动需求的鞋子,确保鞋子具有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2. 加强踝关节训练     通过双脚提踵、足跟走、踮脚走等运动,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3. 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10-20分钟的热身,激活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降低受伤风险。  
  4. 避免高风险动作在湿滑或不平整的地面上行走时,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避免突然转向或跳跃。  

、脚踝扭伤的常见误区  

  1. 误区一:不痛了就代表痊愈    脚踝扭伤后,即使疼痛消失,韧带可能仍未完全恢复。过早活动可能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  
  2. 误区二:只依赖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同样重要,不可忽视。  
  3. 误区三:忽视慢性疼痛   如果脚踝扭伤后长期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韧带断裂或其他潜在问题。  

    结语脚踝扭伤虽然常见,但其处理与康复过程却不容忽视。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切勿拖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通过科学的应急处理、针对性的康复锻炼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脚踝扭伤带来的影响,保护脚踝健康。​​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