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9号
青少年急性损伤护理知识宣传

2243

当前排名

0

当前票数

0票

距离前一名

作品所属领域:外科

四川省 成都市 射洪市人民医院

陈晓鹃 外科 主治医师

青少年急性损伤护理知识宣传

从医生的角度,青少年急性损伤(如运动扭伤、擦伤、骨折等)的家庭护理需遵循 “评估伤情、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 的原则。以下是关键指导建议:

 一、急性损伤的初步评估

  1. 判断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  

    轻度:局部红肿、轻微疼痛(如轻度扭伤、擦伤)。  

    中度:明显肿胀、活动受限(如韧带拉伤、关节扭伤)。  

    重度:剧烈疼痛、畸形、无法活动(疑似骨折、脱臼)、意识模糊(头部外伤)或大出血。

  1. 必须立即就医的情况:  

    开放性伤口(深可见骨或肌肉)。  

    肢体畸形、异常活动(高度怀疑骨折或脱臼)。  

    头部撞击后出现头晕、呕吐、意识不清(警惕脑震荡或颅内出血)。  

    伤口污染严重(如生锈金属割伤,需打破伤风疫苗)。

 二、家庭护理核心措施

  1. 软组织损伤(扭伤、拉伤、挫伤)——RICE原则  

    R(Rest,休息):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I(Ice,冰敷):伤后48小时内,每1~2小时冰敷15~20分钟(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弹性绷带适度包扎,减轻肿胀(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E(Elevation,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  

注意:  

    48小时后可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按摩或强行活动肿胀关节。

  1. 擦伤或小伤口处理  

    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泥沙等异物。  

    消毒:用碘伏(避免酒精或双氧水刺激伤口)。  

    覆盖:无菌纱布或透气创可贴保护,每日更换。  

    警惕感染:若伤口红肿、渗液、发热,需就医。

  1. 疑似骨折或脱臼  

    制动:用夹板、硬纸板或毛巾固定患肢,避免移动。  

    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  

    禁止复位:非专业人员切勿尝试矫正骨骼或关节位置!

 三、疼痛与炎症管理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无抗炎作用,但安全性高)。  

   布洛芬(兼具止痛和抗炎,但避免空腹服用)。  

   禁忌:阿司匹林(18岁以下慎用,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

 注意:  

   疼痛持续加重或超过3天不缓解,需就医排查隐匿损伤。

 四、家庭护理的常见误区

  1. 扭伤后立即热敷或擦红花油:加剧肿胀和出血。  
  2. 伤口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增加感染风险。  
  3. 忽视头部外伤:即使无表面伤口,若出现嗜睡、呕吐,需立即就医。  
  4. 过早活动:软组织损伤需休息2~3周,过早运动易转为慢性损伤。

 五、康复与预防建议

  1. 逐步恢复活动:肿胀消退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锻炼。  
  2. 运动防护:佩戴护具(如护踝、护膝),运动前充分热身。  
  3. 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促进修复)、维生素C(抗氧化)和钙(骨骼健康)。

 六、何时需复诊?

 损伤后3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患肢麻木、苍白或发绀(提示血液循环障碍)。  

 发热、伤口化脓(感染迹象)。

医生提醒: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急性损伤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骨骼生长或关节功能。家庭护理的核心是 “及时制动、科学消肿、密切观察”,不确定时务必就医,避免盲目处理!

投票
邀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