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的诊疗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定义与病因
定义: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病因
- 肘部骨折或脱位:如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脱位等,可导致肘管局部结构改变,压迫尺神经。
- 长期肘部劳损:反复的肘部屈伸活动,如长期从事打字、木工等工作,使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反复摩擦和压迫。
- 肘管内占位性病变:如肘管内的囊肿、肿瘤等,直接压迫尺神经。
- 先天性因素:有些人先天性肘管解剖结构狭窄,容易导致尺神经受压。
临床表现
- 感觉障碍:早期可出现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的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在夜间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随着病情进展,感觉障碍可逐渐向上发展至手背尺侧和前臂尺侧。
- 运动障碍: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逐渐出现无力,表现为手指分开、并拢动作不灵活,夹纸试验阳性。严重时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形成 “爪形手” 畸形,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握力。
诊断
-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肘部外伤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和进展情况等。
-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肘部尺神经沟处有无压痛、 Tinel 征是否阳性(轻叩尺神经沟,若出现小指和无名指的放射性麻木感为阳性),以及手部肌肉的力量、萎缩情况和感觉减退的范围。
- 辅助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可发现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异常,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此外,X 线检查可帮助排除肘部骨折、脱位等骨性病变,MRI 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肘管内的神经、软组织及周围结构的情况,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治疗
- 保守治疗
- 一般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减少肘部活动、避免长时间屈肘、佩戴肘部支具等方法,减轻尺神经的受压。同时,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 B12、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 物理治疗:采用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受压引起的症状。
-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运动障碍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尺神经前置术、肘管减压术等,目的是解除尺神经的压迫,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
肘管综合征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改善。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影响手部功能恢复。因此,当出现肘部及手部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