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别让你的骨骼“悄悄变脆”!
——骨科医生教你如何防、查、治
一、你的骨头正在“偷偷变脆”?这些信号别忽视!
- 骨质疏松的“隐形杀手”特性
(1)骨头像“海绵”一样逐渐流失钙质,早期毫无症状,可能直到骨折才发现!
(2)高危人群:绝经后女性、5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饮酒者、缺乏运动者。
- 自测:你的骨骼健康吗?
- 身高比年轻时缩短超过3厘米?
- 轻微碰撞就骨折(如跌倒后手腕、髋部骨折)?
- 经常腰背疼痛,尤其是久坐后?
✅ 超过1项,建议尽快做骨密度检查!
二、预防骨质疏松:年轻时存够“骨本”,年老不“透支”
- 饮食:给骨头“加钙加油”
(1)钙摄入:每天至少1000mg(一杯牛奶=300mg,豆腐、深绿色蔬菜也是好来源)。
(2)维生素D:每天晒太阳15分钟,或吃深海鱼、蛋黄(促进钙吸收)。
(3)少喝咖啡和碳酸饮料:它们会加速钙流失!
- 运动:让骨头“硬核”起来
(1)负重运动:快走、慢跑、跳舞(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2)力量训练:举哑铃、深蹲(增强肌肉保护骨骼)。
(3)老年人推荐:太极、瑜伽(防跌倒,稳平衡)。
- 生活习惯:别让骨头“早衰”
(1)戒烟限酒:吸烟让骨密度每年流失2%,酗酒伤肝更伤骨!
(2)避免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伸个懒腰也能激活骨骼。
三、诊断:揪出“骨脆脆”的3步法
- 骨密度检测(DEXA扫描)
(1)检查部位:腰椎和髋部。
(2)报告解读:T值≥-1(正常),-1~-2.5(骨量减少),≤-2.5(骨质疏松)。
- 血液检查
查血钙、维生素D水平,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亢、肾病)。
- 骨折风险评估(FRAX工具)
输入年龄、性别、体重等,预测未来10年骨折概率。
四、治疗:骨头也能“逆袭变强”!
- 药物治疗:给骨骼“精准补漏”
(1)基础药物:钙片+维生素D(每天补钙不超过1200mg)。
(2)抗流失药: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每周一片,空腹服用)。
(3)促生成药:特立帕肽(适合严重骨质疏松,需皮下注射)。
- 非药物疗法:让骨头“内外兼修”
物理治疗:脉冲电磁场、低频振动(刺激骨细胞生长)。
防跌倒措施:家中安装扶手、穿防滑鞋、避免地面杂物。
- 定期复查
每1-2年复查骨密度,调整治疗方案。
五、趣味小贴士:骨骼喜欢的“彩蛋”
- 喝骨头汤不补钙!汤里多是脂肪,钙含量极低,不如喝牛奶。
- 吃得太咸伤骨头!每多吃2克盐,尿钙多流失60mg。
- 大笑也能强骨!研究发现,笑声能减少压力激素,保护骨骼。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时存够“骨本”,年老才能昂首挺胸!从今天起,每天一杯奶,日行五千步,骨头自然“硬气”!
骨科医生提醒:预防胜过治疗,早筛查、早干预,别让骨折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