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创业的坑与机遇

时间:2016-06-27 21:13:57来源:作者:
2015年,各类中医APP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成为资本关注的对象。那么,各类中医APP都采用怎样的发展路径?中医线上问诊靠不靠谱?中医创业又如何解决用户活跃度低问题?中医融资都

2015年,各类中医APP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成为资本关注的对象。那么,各类中医APP都采用怎样的发展路径?中医线上问诊靠不靠谱?中医创业又如何解决用户活跃度低问题?中医融资都有哪些坑?

6月24日,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独角兽工作室主办的“2016中医APP测评发布会——北京场”上,看中医CEO罗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联想之星陆刚、中医读经典CEO李远清、天人中医创始人兼CEO邓牧、理大师创始人薛希鹏纷纷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观点。

中医线上问诊究竟靠不靠谱?

网络问诊是移动医疗一种核心功能,但是行业内对此一直有争议,认为网络问诊能解决的问题很少。中医的线上问诊与西医有何不同,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成为会议上引发关注的一个热点。

李远清表示,中医的线上问诊一定要建立在有线下的初次见面的基础上,这更符合医疗诊治患者的本质,中医APP做的应该是诊前诊后的服务,后续的问诊都起源于见面的诊治。

罗峰则直言中医线上问诊不靠谱。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诊治更多依赖面对面经验的判断,而不是各种指标数据。患者给出的主述可能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望闻问切。西医的经验生套中医是不对的,对于中医来说,从问诊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治疗的阶段,过程必须非常严谨,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很难达成。

薛希鹏表示,轻问诊出身的春雨也在做线下诊所,说明最终发展还是要介入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肯定是最有价值的。更多的健康管理建议,后续还是要有解决方案。中医的网络问诊,最终也还是要落到医疗服务,解决问题的层面。

中医类APP如何解决活跃度低问题?

医疗是低频行为,所以医疗的APP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活跃度很低,中医类APP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罗峰坦言解决这一问题正是看中医现在想做的事情。中医涉及到保健的问题,已经从医疗领域进入健康领域,所以在用户活跃度上比西医类好一些。其实,中医比西医有更多方法提高用户的粘性,关键就在于用户为什么要用这款产品。看中医在做一个健康卫士的系统,让用户每天大概了解一下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让关注健康变得更好玩。据他介绍,推出系统后,用户的活跃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李远清表示,用户对健康的需求包含几种场景,一种是生了病以后,急于康复,一种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服药。中医如果能够契合相对应的场景,提供更多帮助和解决方案,活跃度能够随之逐渐提升起来。

陆刚从投资人的角度,对活跃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活跃度只是表象之一,活跃度低并不代表商业价值小。不能否认医疗的低频性,但不管是高活跃度,还是低活跃度,关键是把匹配度调动起来。回归到商业本质,移动互联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大家要解决中医痛点问题,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移动互联这一个手段中,要打开整个链条。

另外,互联网主要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中医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整体来说年纪偏大,可能跟互联网用户没有很大的交集,这样一对矛盾怎么破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罗峰看来,关键是设定界限。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面临亚健康的问题,把界限定义在亚健康的调理,需求的覆盖面就会进一步扩展。也就说说,用户并不是以年龄划分的。

中医融资都有哪些坑?

作为投资人的陆刚,则着重分析了移动医疗的投资逻辑。

他表示,移动医疗需要回归商业本质。科技创业带来的泡沫可以推动试错,移动医疗公司关键要成为水落石出后的那块“石头”。很多时候,要从商业的角度思考问题,移动互联是提高调动效率的工具,但并不是解决痛点的万用良药。

资本看重的是医疗新服务。陆刚认为,中医新服务有天然的优势,比如中医不依赖设备和成药;在文化回归和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群众基础有良好的趋势;中医的养生调理使得其相对高频;拥有辩证治病的全科属性。

不过,陆刚表示,对于创业小公司,也有可能的融资之坑。比如核心业务定位于名老中医,名老中医的问题在于不易扩张;疑难杂症一般受到很大关注,但把目标放在疑难杂症的解决上,一样会面临可复制性的问题,因为中医的循证医学和标准化相较西药差;第三个坑在于中药材流通,医药电商作为盈利手段之一是可以的,但是中药材品控难做,对于小公司难度大、时间长,不适合作为核心业务;第四在于病案大数据,中医特性来看,做大数据的挑战太大;最后是养生馆,养生的生意不是“医”,跟中医医疗服务的逻辑截然不同,投资人更关注有技术含量的,而不是养生领域。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圈子 > 全媒体联盟 > 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