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学中心两大难题待解

时间:2018-07-03 13:57:21来源:中国医院院长作者:宋攀
一方面是睡眠疾病认识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问题。

       “从医院运营的角度,院长一般对这些科(睡眠医学中心)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从学科发展角度来讲,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3月18日,2018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表达的观点直接呈现出,我国公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面临的处境。

 

       据空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高和介绍,根据2014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的睡眠疾病国际分类,睡眠及其相关疾病有近百种,包括失眠、嗜睡、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节律障碍、异态睡眠、睡眠运动障碍、睡眠相关的合并症七大类疾病。

 

       像民间熟知的“梦游”,睡觉时腿“不安”等均属于睡眠疾病。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仅失眠一项,中国成年人的发生率就高达38.2%。那么,为什么如此高发的疾病无法引起医院运营者的注意呢?

 

病源:疾病知晓率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空军总医院临床航空航天睡眠医学中心创建于201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临床睡眠系统规范诊疗单位。据高和介绍,当前睡眠医学中心接诊的患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患者主动到门诊就诊;另一类是由其他科医师转介而来,这部分主要是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如心内科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打鼾、呼吸暂停,精神心理科的患者出现嗜睡、日间疲倦等。

 

       然而,陆林院士指出,睡眠疾病患者就医面临两大问题。其一是公众对睡眠疾病认识不足,患者主动就医率低;其二,相关学科医生睡眠医学教育缺乏,使得临床上一些有需要的患者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

 

       在公众认知方面,陆林院士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留学生阿强(化名)在国外开车经过红绿灯时,因犯困撞了车。交警得知情况后,在没收驾照的同时,要求该学生到专业的睡眠医学中心接受检查。医院确诊其为发作性睡病,其驾照随后被注销。阿强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白天爱睡觉是一种病。从小学到高中,阿强因为上课睡觉问题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责骂。陆林介绍,在一些国家,严禁发作性睡病患者驾驶、高空作业。

 

       同样是因为司机睡眠造成的交通肇事,其在国内则是另外一种处理。2010年8月,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段发生一起追尾车祸。民警欲询问追尾肇事车主案情时,发现司机酣睡不醒,呼吸粗重伴有打鼾声。虽经百般拍打、叫嚷,均无法唤醒司机。交警将其转运到医院血验,排除了酒后驾驶。医生也告诉民警,车主就是睡着了。第二天,司机醒后交待,前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开车时慢慢就睡着了。最终,交警按疲劳驾驶处罚了车主。据调查,我国由于驾驶员疲劳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比超过1/3,每年可致9万多人死亡或重伤。

 

       公众认识不足的直接后果是,我国睡眠疾病就诊率低。201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五六千万人,而到医院进行系统规范诊疗者却不足2%。有业内人士指出,主动到睡眠医学门诊就诊的患者,多是发现自己有睡眠问题,且自行调整干预不见效。发布会现场,北京一位康先生自述,婚后发胖,出现夜间打呼噜的情况,白天犯困影响到工作与生活。在“提前入睡”等自我干预措施无效后,选择到睡眠门诊就诊。医院睡眠监测发现,在长达7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内,深度睡眠仅有20分钟。经呼吸机治疗后,康先生睡眠情况明显好转。

 

       除了公众缺乏对睡眠疾病的认知,相关科室医师诊疗疾病时如果没有睡眠医学视角,也会影响患者就医率。

 

       “其他科医生也要了解睡眠问题。睡眠问题解决了,对患者的专科治疗如高血压、脑梗、心脏康复也是有帮助的。”陆林指出,临床上睡眠疾病与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经科、精神科、口腔科都有关系,联合诊治非常重要。

 

       他进一步举例解释,曾遇到过一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科接诊医生发现,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患者血压下降厉害,而如果不治,白天血压高,晚上血压低。进一步询问发现,患者晚上入睡早,第二天醒得早,且醒来后一想起单位的事情就心烦。为此,医生建议其到睡眠科室就诊。经治疗后,患者血压稳定。“说明这个医生对睡眠问题是有认识的。”陆林分析,但他同时指出,很多基层医生对睡眠医学还没有认识。

 

发展:面临政策性难题

 

       除了病源,陆林、高和不约而同地表示,国内睡眠医学中心还面临政策性亏损。

 

       以睡眠呼吸监测为例,有业内人士分析了院方要投入的场地、人员、设备成本。据悉,为最大程度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普通病房不同,规范化建设的睡眠监测室不但要满足安静、遮光及恒温等基础条件,内部装修也应尽可能营造家庭氛围,减少医用检查设施的暴露(如急救设备等尽可能安置在床头柜或壁橱内),且一定是单人单间。监测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整晚密切观察、记录,劳动强度大。睡眠监测设备科技含量高,对技师要求高。一个成熟的睡眠医学技师成长起来需要3~5年的时间。

 

       然而,睡眠监测医疗服务价格却难让医方欣慰。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目录,睡眠呼吸监测(进口)收费标准为500元/人次,国产为250元/人次。

 

       “太便宜了。运营问题不是医生、院长能完全解决的,更多是与国家政策有关。”陆林感慨。

 

       高和也指出,由于面临政策性亏损,医院一般也不会向这些科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除了医疗服务价格,另一项与政策息息相关的是,睡眠学科的建设问题。“睡眠医学与呼吸、消化、心血管这些专科一样,理应是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但在我国还不是。”高和用“名不正、言不顺”形容当下睡眠医学面临的学科现状。

 

       自198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黄席珍创建我国第一家睡眠呼吸实验室以来,睡眠医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但至今尚无该领域的行业建设体系。

 

       反观美国,2007年,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标志着睡眠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一个独立的专业。如今,在美国,从事睡眠疾病诊疗的医师必须取得睡眠医师执业资质。相关标准由美国睡眠医学会负责制定标准,培训基地分布在内科学会、耳鼻口头颈外科学等各行业学会。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师均系统接受睡眠医学知识,而培训侧重点依专业、工作重点而不同。

 

       “我们国家旁系的一些人觉得自己可以看就看了,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影响诊疗质量。”据高和介绍,当前,医院睡眠医学学科一般是成熟二级学科拓展的“疆域”。

 

       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汪卫东曾公开表示,我们国家对于学科的管理包括学科代码和专科代码,专科代码归原国家卫计委管(中医医院是中医局管),学科代码归教育部的学科专家组管,只要两个组织有一个没通过,专科就不能建设,这个管理体制阻碍了包括睡眠医学在内的很多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他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因应患者需求,放手发展睡眠医学。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儿科告急 > 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