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费时代新技术推广面面观

时间:2018-03-07 11:45:31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宋攀
推广医疗新技术,面对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思量。

新医疗技术的开展、应用是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项新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来自不同层面的支持。那么,那些可在医院内外成功得到推广的新技术具备怎样的特征?为寻得各方支持,医院或科室又应该在哪些方面知己知彼呢?

 

现状:控费时代,新技术推广热度不减

“我们每年给临床科室下达的任务里面,都包含一项——新技术的开展。”四川一位医院管理者在中国医院院长走进“大西南”峰会上曾透露,在传统的医保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时代,医院开展的项目越多,经营能力越强,因此,十分热衷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如今,在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下,各级医院对“昂贵的”新技术抱有怎样的态度呢?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麦一峰指出:“从医疗机构的角度而言,各级医疗机构都有愿望和想法,提高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能力。”他分析说,按照分级诊疗要求,三甲医院、大学附属医院等区域医疗中心需要进一步提高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也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两者都要引进、推广新技术。

对于新技术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院长贺西京的表述反映了医院管理者的真实想法。2016年,贺西京在该院医疗新技术准入现场答辩会上表示,医院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疗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要求,各科室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着力点,继续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医院绝不吝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要有需要就给予大力支持。

事实上,医疗新技术的开展情况事关科室考核和医务人员切身利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务部明确,医疗新技术竞争力直接关乎医院临床诊治综合实力,事关医院生存发展根基,一直是医院精细化医疗管理的重点考核指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一份下发的针对新项目开展跟踪的通知中提到,如果新技术在开展过程中被评估为不达标,将被终止,且该科室将连续两年不得申报新医疗新技术;项目申报本人将不得使用该项目作为职称晋升条件。

麦一峰认为,医保控费不应成为医院发展的障碍。在费用控制压力下,一方面医院内部要加强管理,规范新技术应用中高值耗材的使用,另一方面,医保等相关部门也应兼顾合理诊疗下医院的实际成本,科学合理地制定控费标准。

 

支招一:面向上级 有的放矢

在医院,科室是医疗新技术的实施主体。据了解,每一项新技术在开展前一般都需要经历科室审核论证、项目申报、医务部审核、专家评审论证、伦理审批和院长办公会审核批准环节。可见,新技术落地必须得到医院层面的认同。因此,了解院方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立项,将十分有利于在激烈的各科室新技术竞争中向医院管理层推广。

“要明白政府官员想办的事,把你想要办的事变成他想要办的事,这事儿就容易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原院长段涛如此总结他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的正确姿势。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王连生教授团队参与承担的一项血管腔内影像学新技术(OCT)通过了医院评审。该团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医院新技术报批中,项目的创新性、安全性、积累的病例数、有无质控体系、并发症情况、新技术的学术影响等均是医院关注的要点。比如,医院明确,只有开展20例以上的新技术才能向医院层面报批。

那么,在例行的报批程序背后,医院管理者最关心新技术的哪些特质呢?麦一峰给出了答案:一是新技术涉及的患者面是否广;二是新技术对疑难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提升作用如何。“疾病发病率高,对疾病整体防控能力很有好处的新技术,肯定会受到关注;再者,有些疾病病情紧急,来不及转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必须就地解决,如果新技术能在此方面发挥作用,医院肯定重视。”

麦一峰表示,新技术一旦通过了医院评审,医院将在人才引进、培训、仪器配备等方面进行支持,相关职能也将做好与政府的衔接。

麦一峰还告诉《中国医院院长》,那些没有通过医院评审的新技术往往犯了大忌——“提出的要求超过了医院的承受能力”,具体说来,一是新技术需要的业务能力难以与医院配套的业务能力水平相适应。二是新技术购买设备等经济支出,超过了医院的财力。他表示,这就要求新技术相关负责人一方面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着眼于疾病发病率高,疾病治疗药品支出高、并发症多等实际问题,开展新项目。

此外,在分级诊疗的要求下,一些上级医院要帮助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在跨院区技术推广方面,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样需要想上级所想,帮助上级解忧。

2013年底,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高臻在全院工作会上提出,每个科室都要寻找自己科室的适宜技术向下级医疗机构推广。医院肾内科积极响应。当时,该科室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数量已达上海三乙医院及二级医院之首。随着腹透患者的不断增加,依从性差、不按时随访、掉队率升高问题出现。在此情况下,科室提出,希望能通过社区医院家庭医生这一现有资源,利用日常走访,管理辖区内腹膜透析患者。

如今3年多过去了,此项工作收效明显,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总结其经验时,高臻谈道,除了有强有力的社区医师培训、技术质控等医疗工作以外,松江区医保部门将社区腹透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列为大病医保,在把患者留在社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高臻透露,在争取医保部门的支持时,医院曾为医保部门算了一笔账,在社区,因为挂号费、检查费等费用较低,医保部门对同一个腹透患者在社区支付额度较上级医院低。然而,医保部门却担心社区不规范、不合理诊疗让医保经费受到损失。对此,高臻介绍,医院腹透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每半年会对有资质的医生进行评估,如发现存在蓄意骗保等情况,将取消医师相关资质。

 

支招二:面向同行 交流扩大影响力

科室新技术开展起来后,如何向同行推广,让有需要的患者转诊而来,也让感兴趣的同行更多地交流合作?王连生团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术交流是扩大新技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截至8月份,其所在团队OCT技术已服务60多例患者,且多由下级医院转诊而来。为让更多的医生了解这项技术,科室将在省内举办腔内影像学技术会议学习班,技术负责人王连生也将在会议上进行相关指南解读与经典病例分享。在此之前,王连生教授还在国内心脏病大型会议上进行了手术直播。团队还将相关病例在大会上投稿,编写相关书籍。

他还告诉记者,那些已经有设备的医院学习、交流积极性较强,会派人进行短期学习,一般是先学会技术再进行本中心的经验积累。也有一些进修生在进修其他技术时,接触到了OCT,回本院后利用医院现有设备开展。

除了医疗机构自发引进高新技术,在分级诊疗要求下,一些适宜技术将自上而下推广。在高臻看来,适宜技术在社区成功开展须满足四个前提条件:选取的技术基层要接得住,不能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政府大力支持;上级医院科主任要下得去,要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手册、培训方案、考试方案,并对下级医务人员进行能力资质认证。平时要有检验、考核,可借助信息系统、平时的走访进行。

在高臻看来,双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适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该院腹透技术社区推广中,社区医护曾担心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医院肾内科除了对社区腹透医护进行培训外,还通过月例会,建立微信群,及时解答社区医护在工作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为确需转诊的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减轻了社区医护的后顾之忧。如今,社区医护腹透技术提高后,对专业有了更强的归属感,部分医护还通过培训学习职称得到晋升,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高臻坦言,当前,在配套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全依赖于所在医院的管理者。他认为,从长远来看,维护双方医务人员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绩效工资有体现,实现有劳有得,多劳多得;其次是重视对医务人员精神荣誉激励;再次是要在职称晋升、出国进修、外出学习方面提供机会。

 

支招三:面向患者 科室院内推广为主

王连生团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技术一般是对现有成熟技术的补充,因此,这些高新技术一般很少在院前针对患者推广,绝大多数是患者在院内经成熟技术筛查后,存在一些难以被成熟技术解决的问题,才会被推荐新技术。

以该院OCT为例,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补充。临床上,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会检查出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这些患者处于可放支架与不放支架之间,选择积极还是保守治疗,依赖于对血管管腔结构的精确评估。作为目前冠脉解剖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技术,OCT对管腔结构的评估能力接近于病理解剖水平。在该院接受OCT评估的患者中,均已进行初步检查,他们或是在县级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或是在门诊进行了CT血管显像(CTA)检查,经初步评估后,发现病情处于临界病变,遂来该院进行精确检查。

事实上,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医院、科室还应注重发挥医院宣传、公关部门的作用。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医院宣传部门,除了会在本院平台上宣传新技术外,往往也会借助媒体资源。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参会风波 >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