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立:请优待你的医生

时间:2017-02-15 17:01:24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孙茜
在“健康中国”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与其劳动付出却长期背离。善待患者的同时,亦要优待医生。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这是实现健康产业大繁荣的基础。

 

2016年11月25日下午,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导师私享会如期举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带来“请优待你的医生”专场演讲。
“大家总说善待患者,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优待医务工作者,这应该成为健康中国和下一轮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刚刚开场,刘远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他直言:“在重视患者获得感的同时,也绝不能忽略医生的满意度。”
 
形势:行业与从业者的共荣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人民健康。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也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纲要》的颁布表明,从国家政策层面,开始强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由此,一个涉及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蓝图已经铺开。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
从目前来看,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是大势所趋。“每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产生、发展、高速增长、饱和到下降的过程,但健康产业可能会成为永远不落的太阳。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停止。因此,需求拉动经济也不会停止。”刘远立表示,大健康产业现在受到了举国上下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且在未来的15年,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健康发展的15年,毫无疑问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将会进入到一个黄金的增长期。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开完以后,我感觉更忙了。”刘远立表示,目前全国各个地方分别请他去出谋划策,为当地做战略规划和培训,他直言完全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各地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决心。“上个月我应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邀请,去给他们的领导班子讲课。去了以后把我吓一跳,整个省委1000多人礼堂座无虚席,包括省委常委等领导,都来听我讲课。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党和政府从一把手开始带头重视健康了。而且还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当地,深入研究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情况,再来制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刘远立坦言这一现象让他吃惊的同时,也倍感欣慰。
“健康中国”战略有一个核心的方针,就是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在刘远立看来,我国现在对于健康领域的战略规划已经不单纯是看成一个民生的问题或者是福利事业了,它是我们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拉动的力量,是一个可以给我们的老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一个新的领域,健康事业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
面对如此繁荣的形势,刘远立却看到了繁荣下的些许无奈,那就是当下医务工作者的现状与这种举国重视健康的形势的严重不匹配。“我们都知道发展科技必然要重视科技人员,发展教育一定要优待教育工作者。那么在我们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之时,也绝不能把健康领域的专业工作者落下。”刘远立坦言,“现在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我感觉我们医务工作者真正‘翻身解放’的这一天到来了。”
 
困局:医护人员生存现状堪忧
在健康产业大繁荣的背景下,医务工作者的现状却差强人意。“大家总说善待患者,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优待医务工作者,这应该成为健康中国和下一轮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刘远立坦言。
今年年初,刘远立参与了一项调研工作,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136家医院,对84230名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中国老百姓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总体门诊满意度是91.4%,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是96.2%,这个数字比201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门诊、住院满意度均提升了10%。与此同时,横向地比较,也不比其他国家患者满意度要低。不过,与患者相对比较高的满意度相比,医护人员满意度却非常低。
“有的时候,老百姓的怨言是被扩大了,我们的医疗行业被妖魔化了:我们人口基数太大,哪怕只有1%的不满意率,也有可能让怨言同时从数千万人的嘴里发出来。”刘远立表示。因此不能一味地强调患者的满意度,而忽视医务工作者的需求。提升医务工作者对本职业的荣誉感和满意度,是改善患者服务、促进医患沟通的前提。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刘远立自小耳濡目染,深知医务工作者的实际生活状况。于是,刘远立利用国家要求调查患者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机会,加入了医务工作者满意度的调查项目,进一步“摸清”了他们的现状和想法。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调研结果依然让刘远立大吃一惊。“说到底,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才是真正的低,非常低!大部分医生认为工作负荷过重,近80%的医生反映睡眠是不充足的,但他们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刘远立表示。
执业环境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认可度和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包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个人的扶持、深造的机会、晋升的制度、后勤的保障、有没有足够的值班休息室等方面。在执业环境评价上,根据调查显示,47%的医生说有提升空间,不到半数;60%的医生表示没有休满法定的假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只有41%的医生说分配机制起到了激励的作用;80%的医生认为医疗服务价格没有体现其价值。
同时,刘远立调研发现,有24%的医生和27.6%的护士表示,曾主动为患者垫付医药费。而曾因为患者欠费被扣工资的医生为14.9%,护士占11%。“这就是存在的现实情况,很多公立医院都在这样做,这种做法无疑浇灭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寒了很多人的心。”刘远立表示。
在医务工作者的生存状况方面,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良好的医护人员的比例是51%;有64.5%的医生说工作负荷过重;35.8%的医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只有19.9%的医生说有充足的睡眠,15.4%医生表示有时间锻炼身体。“这些数据都表明,现在医务工作者的身心状况、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他们绝对是在超负荷运转的。”刘远立表示,“医生自身的健康都没有得到保障,长此以往,最终影响的不仅是他们自己,肯定还有患者。所以,改善医务工作者的生存现状刻不容缓。”
在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待遇与其价值长期背离,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得不到保障。医学因其社会责任重,成才周期长,知识更新快,体力、脑力双紧张,职业风险高等特殊性,一直被视为精英阶层的领域。纵观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医生都是最受尊重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他们的收入绝对是属于社会的中高阶层。同时,能成为医学世家更是一份耀眼的荣耀。
“在国外不是一般人能够读医学专业的,从事医学工作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可目前在国内,医务工作者对职业的认同感,现在是最低的时候了。”刘远立坦言。当下医生的价值得不到认可,还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高风险。医生们体力脑力双紧张,缺乏休息,疲惫不堪,生物钟常常被破坏。
正因为上述原因,医生的荣耀感在国内“变了味儿”:当下,医生这个职业在国内的认可度相对较低,很多医生明确表示不希望其子女继续从医。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医生对其职业认可度为33.4%,而护士是43.3%。而愿意子女从事医务工作的医生仅为13.4%,护士则是24%。“这样的结果再一次证明现在医务工作者的生存状况堪忧,他们在超负荷工作的同时,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现象,应该引起国家决策层的重视。”刘远立表示。
面对繁荣的健康产业和严峻的医护人员生存现状,刘远立直言应该抓住当下这一难得的窗口期,在“健康中国”的整体推进中,善待患者,也要优待医务工作者。这应该成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下一轮深化医改一系列措施当中的重中之重。
 
出路:掌握定价权,实现差别收费
“长期以来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既是患者的‘奴隶’,是单位的‘奴隶’,是政府的‘奴隶’,也是一些厂商的‘奴隶’,我们没能做好自己。”刘远立坦言。一直强调患者的“获得感”,也是时候关注医务工作者的“获得感”了。医务工作者的获得感从何而来?在调研中,刘远立发现影响医务工作者满意度的前三位因素为:薪酬待遇,执业环境的安全性及社会信任和尊重。
薪酬待遇是医务工作者满意度的首位影响因素,当下国家层面也表态允许和鼓励知识分子、专业工作者、科学家发财致富,可怎么落实呢?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待遇,路又在何方呢?“想要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待遇,改善其生存现状,首先要靠政府履行好应尽的职责,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刘远立表示。
从社会契约理论角度来说,所谓契约就是说甲方或者乙方都要作出承诺,那么,作为甲方的医务工作者承诺履行四项基本原则,即掌握特殊的知识技能,并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行业自治,并不断完善等四个方面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但条件就是乙方(社会和政府),也要给三个重要的承诺,比如稳定的较高的收入,充分的行业自主权,较高的社会尊重。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了这三个条件,会极大地促使甲方去践行这四项基本原则,如果这三个条件其中有一个没有达到,就很难指望医务工作者去践行这四项基本原则。
希望政府不来“虚的”,同时,刘远立也呼吁医院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样才能让医务工作者有更好的待遇保障。现在医疗机构面对的都是被动的接受霸王条款,定价没商量,欠费罚款等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很多人强调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重要性,一味地要钱,要政府多给拨款,要医保多给支付,价格也要提上去,完全依赖政府。而我不倾向于找政府部门要钱,我认为与其要钱还不如要权,要议价权,要定价权,实现差别收费。”刘远立表示。单单指望政府财政“提高待遇”并不是长远之计,不如让服务方与支付方有更多的议价权,拿到议价权是真正改善医务工作者待遇的出路。
掌握了议价权后,刘远立表示要利用好福利经济学里的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差别定价。“差别定价是对不同支付能力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定价,这是最合理的方式。”刘远立表示,从福利经济学这个角度,它让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样的服务,穷人一分钱不收,但随着收入及支付能力的增加,定价也越来越高,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方案。
前不久,一个关于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系的排行榜中,新加坡排在了第一位。据刘远立介绍,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4%左右,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6%,但实际上新加坡的医生收入却不低。政府财政投入不多,那么医生待遇怎么上来的呢?就是靠差别收费。
“新加坡的医院把病房分成五个等级,有八人间也有单间。现在国内的公立医院还有八人间吗?新加坡那么热的地方,设置没有空调的八人间,但基本免费。如果患者需要星级酒店式的服务,也有单人间提供,当然收费也会贵很多。”刘远立表示。反观国内,我们的特点是服务内容过于宽泛。“我们也有酒店式服务单间病房,但是我们开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酒店’。不是我们要便宜的,是政府逼着我们便宜,几十块钱的床费,几十年不变,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了。”刘远立强调,最终要实现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待遇,就要掌握定价权,差别收费,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出路。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医改启示录 > 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