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砺金 共镶未来

时间:2017-02-15 14:50:49来源: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者:郭潇雅
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盛大开幕,站在历史节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将继续携手医疗界同仁,继往开来,共创明天。

同仁共筑十年情,鹭岛聚首暖人心。2016年11月25日下午,由卓信医学传媒集团出品,《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中国医院院长网与厦门市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隆重开幕。

预见潮流者预见规则,引领规则者引领未来。本次年会以“十届之期:大融合·大未来”为主题,旨在共庆十年缘聚的同时,站在新起点,着眼大未来,寻找和应对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国医院发展新常态。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刘庭芳教授回忆道:“十年前,在人民大会堂,拉开了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序幕。第一届年会,只有200名左右的参会者;第二届增加到500人左右;第三届有1700多人;第四届已有2000人之上。随着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影响力逐渐增大,品牌效果凸显。此次第十届年会,参会者已达7000余人之多,无愧于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医院管理交流平台。”

 
不忘初心 携手共济
本次开幕盛典星光熠熠,大咖云集。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名誉院长丁义涛,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伟,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晓春,江西济民可信集团董事长助理江辉,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希俭等业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卓信医学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社长王雁鹏在致辞中说:“十年之间,《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与医疗行业同道相互扶持,挽手前行,共同记录、见证并推动着行业发展。《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和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正是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公立与非公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走到了今天,成为了品牌。因此,《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全体员工心怀感恩,对医疗行业的各位同道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王雁鹏表示,《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将不忘初心,继续以“分析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预见式寻求最优化解决方案,开放式分享领导者管理艺术”为己任,携手各界人士,乘风破浪共济沧海,为打造“健康中国”做出最大的努力。
作为第十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的主办地,福建省近年来大力推动医改,建立了“三个一”的办医领导体制,推进“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了药品耗材零差率,科学有效地实现了价格平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统筹考虑、同步实施,圆满完成了“三合一”的有机整合。
同时,福建省创新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建立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以院长年薪制为龙头,大力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设立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推进城镇居民三保合一,强化县级政府办医职责。福建省加强县级医院龙头建设,改革乡镇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推进乡村医疗一体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陈晓春说道:“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患者总体满意度有效提升,药占比明显下降。福建省医改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近期中央两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福建医改经验将在全国各地推广。”
济民可信集团1992年发源于北京,2000年在江西正式成立运营,是一家“互联网+产业、资本、管理、资源”四维一体的综合性大健康产业集团。济民可信集团拥有员工1.2万余人,2015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76亿元,连续十年位居江西省民营企业前三位。集团坚持内涵式增长、外延式扩张与整合式发展相结合的企业战略,在江西、北京、江苏、浙江、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均设有子公司,销售分公司覆盖全国,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江辉表示,济民可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业内同道的大力支持,未来集团将围绕“一核两翼”的战略构想,以“平台+金融”为核心,以医药产业和护工产业为两翼,推动集团产业升级转型,打造新型健康发展模式,努力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第一股,推动中国医疗事业不断前行。
 
十年热词 温度不减
对话大咖向来是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最受关注的环节,今年年会开幕式上,主办方特别安排了“十年在路上”两场对话环节,在五彩绚烂的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
第一场对话是“十年在路上·解读篇”。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上海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原正厅级巡视员廖新波、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五位嘉宾,针对现场观众投票选出的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多点执业、支付改革等10个十年热词进行解读。
刘远立选择解读的十年热词是互联网医疗。他表示,互联网给医疗技术带来了颠覆性创新,为医疗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是大数据助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当今医疗界绕不开的话题。然而,互联网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和担忧并存,在流程、资质、监管等问题上,还需要政府尽快出台各项政策。
针对分级诊疗,瞿介明表示,世界各国都有分级诊疗的完整体系,我国同样有,只不过我国的分级诊疗体系不够发达、不够完善,所以造成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医改把分级诊疗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希望通过分级诊疗使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发挥各自功能,构建有序的医疗秩序,使医学回归医疗的本质。分级诊疗的重点是强基层,只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才能达到疾病防控关口前移的目的。
孙虹希望通过本届年会告诉大家:“医疗价改不是降价,也不是涨价,实际上是政府对医院,尤其是对公立医院收费结构的调整。”他说,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同时,医院要增设医生服务费,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服务价值。医疗价改需要社会大众的理解,希望媒体能多加宣传,不要把群众引入医疗价改等于买药降价的误区。
廖新波认为支付制度改革应在热词排行中名列榜首,因为支付制度是经济杠杆,它可以撬动所有的医疗改革项目。比如“互联网+医疗”落地问题,只有构建一个可靠的网络支付或者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才会生存;分级诊疗同样是以支付制度改革为前提,如果公立医院依旧按照医院等级或医生技术水平来划分医生价值的话,那么分级诊疗无异于是一句空话。但遗憾的是,在最近出台的政策文件中,虽然提到了支付制度改革,但各地并没有使这项改革真正落地。
陈仲强关注的是“健康中国2030”,他说,健康中国首先要有健康人民,党和政府把群众健康放在了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上,将会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医疗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人人都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地产大亨王健林的小目标是‘先挣1个亿’,请问在坐的五位嘉宾,你们的小目标是什么?”主持人问。
刘远立首先回答,他的“小目标”是希望今后的医改能给医生带来快乐;瞿介明则希望瑞金医院在建成我国第一个转化医学基地的同时,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放射治疗装置;孙虹的目标颇为实在,努力从当地政府争取到更多有利政策,提高全院职工收入;廖新波表示会继续努力,坚持达到分级诊疗落地的目标;陈仲强希望在今后的几年中,能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铺路搭桥,助推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回溯医改 直陈利弊
医改不仅是行业专家与医院院长关注的话题,也是广大业内人士和普通百姓所关心的话题。面对台上各位嘉宾,台下观众争先举手,提出了自己对医改的思考和疑问。
“我国医生集团发展趋势如何?”某医生集团负责运营的一位观众首先发问。
针对该问题,孙虹回答说,医生集团和多点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的数量每年减少300多所,而民营医院每年增加1000多所,2015年,民营医院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公立医院,这说明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是国家对医改中医疗市场变革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但为何民营医院与医生集团叫好不叫座呢?因为受体制的束缚。凡事都有个过程,等取消编制、健全资质、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后,民营医院和医生集团自然会像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占据主要的医疗市场。
陈仲强表示,医生和律师工作性质极其相似,不太适合单打独斗地去搞多点执业,而是比较适合以合伙人制度开办医生集团,因为集团能够承担一定的医疗风险,并能在医保等政策问题上与政府博弈。对于医生集团,世界上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中国,医生除了极个别大牌专家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身自由,医生属于“单位人”而非“社会人”,无法决定自身的行为与命运;另一个极端是美国,美国的医院和医生集团是完全独立的机构,两者是签约关系,患者出院时会收到两个账单,一个是医院账单,一个是医生集团账单。但美国的模式也有弊端,医院和医生集团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医生集团未来还需要寻求新的模式。
“药品零差率政策是好是坏?各位专家对该政策持怎样的态度?”一位来自县级医院的院长问道。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家,我的胆子可能大一点,台上的其余四位专家可能会顾及乌纱帽而不敢说。”面对尖锐的问题,刘远立的回答同样尖锐。
刘远立认为,药品零差率这个政策用心良苦,但却急于求成,想把长期形成的“以药养医”现象一夜打破,结果适得其反,引发诸多不满,甚至出现了多地断药的怪象。该政策的顺利落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价格理顺,即服务的支付制度和药品的定价制度足以体现医疗服务的成本与价值,才能使医务人员自觉放弃“开大处方赚钱”的行为;二是补偿到位,合理测算药品生产成本,按时足额补偿给药企和医院,才能最终实现药品零差率。
瞿介明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取消15%药品差价的问题。一是在上世纪50年代,公立医院刚刚开始整体建设时,医疗服务价格很低,因而国家出台政策,允许药品在零售价基础上增加15%,所以不能把所有的药品都认为是在“以药养医”;二是取消15%药品差价后,服务价格上调和政府财政补贴等政策能否跟上;三是医疗行为前端医疗服务体系的改良,才是该政策未来的出路所在。
同样不看好这项政策的还有廖新波,他直言:“就目前来看,取消药品加成是不科学且不公平的。一方面,药品经销商也提供服务,却没人为其进行成本核算,单纯取消药品差价会导致‘以医养药’;另一方面,医院增收了医生服务费,但护士、药师和行政人员同样提供服务,他们的服务费和管理费从哪出?这样不公平的政策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廖新波一席话说出了台下众多观众的心声,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陈仲强总结道,如果国家没有完善的药品补偿机制,那么此项改革必将步履维艰。
 
人生百味 一吐为快
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愁,对于开拓创业者来说是家常便饭。作为院长,掌管一家医院,肩负患者需求、员工期盼与社会使命,对这五种滋味更有别样体会。
开幕式第二场对话是“十年在路上·心路篇”。丁义涛、刘玉村和武汉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五位嘉宾,与观众分享了其漫漫人生中的感悟、感恩与感动。
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丁义涛首先开讲。他说“酸”这个字对自己太合适不过,想当初,医院新建了门诊大厅,在大厅中摆放了一台钢琴厂商无偿捐献的钢琴,医院组织了志愿者每天来为患者弹奏。钢琴捐赠者为此钢琴投保700万元,然而却被一名员工理解为医院花了700万元购买了一架钢琴,并散布到微博中。当时正值十八大前夕,该事件一下炸了锅,媒体争相报道,领导逐个谈话,还被网友起了外号“钢琴哥”。钢琴本是医疗模式升级和工作作风转变的借代物,却被一些人认为是奢靡之风,作为院长,他真是百口莫辩,压力巨大。丁义涛表示,这样的委屈还有很多,“酸”是一名院长的必修课。
对于“甜”这个字,刘玉村认为,医学的本质是“甜”而非“酸咸苦辣”。他说:“当初我选择医学,一路走来,幸运相伴。没想过上大学的人,成为我国第一个临床外科博士;没有从政经历,却在院长位置坐了十年;当许多人难以转身的时候,我却转变角色成为党委书记。对此,我心怀感恩,感恩曾遇到的人和事,心中充满甜蜜。也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回归医学本质。”
“一生下来就哭,一辈子都在苦,因此需要苦中找乐、苦中找喜。”对于“苦”字,王国斌这样阐述道。他说,当院长难,当院长苦,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医改的大浪潮中。医院里的吃喝拉撒、衣食出行、生老病死,院长什么都要管,往往是一肚子苦水无处发泄。但是,院长就要有种吃苦的精神,在不断磨练中练就“铜口铁嘴,橡皮头和飞毛腿”,才能有所成就,不负大家的信任。当成功时,再回首那些吃苦岁月,苦者则如天边的一朵浮云,亦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亮丽迷人。
“当我是科主任时,我知道了院长是如何把我们挣的钱弄过去的;当我是校长时,我知道了院长的钱是多不好弄过来的,可惜我就是没当过院长。”樊代明的话如同他解读的“辣”字一样呛人,“我的座右铭是永远向前走,在不违反规章原则的基础上,无所畏惧,就是实干,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樊代明现场朗诵的自创诗词中,更能体会到他火辣的性格:“盘古开天地动荡,日月往复永如常。览尽乾坤知千史,敢笑屈翁白投江。”
对于“咸”字,王辰深有体会。他说:“有人认为治医院也如烹小鲜,但到底要放多少盐呢?没有人说过。其实无论放多少盐,都会有人觉得咸,有人觉得淡,作为院长,众口难调。因此,院长往往要考虑周全,善于调和,才能产生凝聚力,带领医院一路向前。”
 
大咖吐槽 亦庄亦谐
随着对话环节的深入开展,讲坛上的气氛逐渐轻松,五位嘉宾现场客串了一把记者,相互进行了“吐槽式”的采访。
王国斌对樊代明发问道:“您是一个很强势的领导,做您同事也好,做您下属也好,日子一般是不好过的,所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把下级搞定的?或者说您当校长时,如何把院长搞定的?”
樊代明说道:“我和王国斌是好朋友,所以他知道我的底细。我们讲究的是大雁精神,团队的力量。我写了首歌,由赵季平先生谱曲,谭晶演唱,大致内容是,寒冷的冬天来了,大雁要飞去南方过冬,迢迢千里,遥遥万里,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由头雁带头使劲飞,后面的跟着气流惯性滑行即可。领头雁累了,后排便跟上继续领航。因此,以文化建设凝聚团队在管理艺术中是十分重要的。”
“刘玉村本来就很帅,一段时间不见更帅了,一定有什么保养秘诀,你能不能跟我们其他院长说一说?”丁义涛的问题引发了台下观众的阵阵笑声。
刘玉村略带尴尬地说,好的心态就是最好的美容护肤品。看待周围的人,看待自己的事业,看待整个社会,都要以阳光的心态立体去看。就像是把一个玻璃杯放在夕阳的余晖下,总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暗面,如果总盯着阴暗面去看,难免心情郁闷,还会不自觉地将负面情绪释放给他人。作为院长,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赞美员工,才能领导一个精力充沛的团队,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说完,刘玉村也向丁义涛开起了玩笑:“我们在演讲三四个小时后,都会觉得很累,但当有一大波美女来和你合影,难道你不展现出最帅的一面?不心情愉悦吗?即使你装得不高兴,但你身体里面内分泌激素也一定激增。因此,精神来自心态。”
“俗话说修身养性,各位院长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喜欢哪项运动?”主持人问道。
樊代明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饱饭,营养不良,所以身材矮小,但我喜欢打篮球,结果常常是人家在空中传球我只能跟在下面乱跑。有人问我女儿,球场上哪个是你爸爸?我女儿说,不管怎么跳都抓不到球的那个人就是我爸爸。后来跑不动了,我就以讲课来锻炼身体。讲课是一个全身心的动作,一场堂课下来大汗淋漓。在讲课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器官的特殊功能,就是膀胱有吸收能力,因为讲一上午课,我从来不用上厕所。这个很有意思,不信你们可以自己试一下。”
樊代明的话再次引爆全场,将开幕式氛围推向了高潮。
 
大奖揭晓 新王加冕
开幕式上,主办方揭晓了令人期待已久的“济民可信杯2016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和“华仁杯2016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两项大奖,并对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现场颁奖。
在当前日益繁杂的医院组织管理中,很多工作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必须有赖于团队整体协作才能攻坚克难,同时团队管理创新也要具有时代需求特征和跨界思维。因此,如何激发医院高管团队潜能,拓宽视野,促进组织协同,提升管理效率与效能已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增强医院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尽早达成组织目标,以高效的合作服务医院发展,《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联合有关权威研究机构,于2016年年初发起了“济民可信杯·2016年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包括医院形象与传播、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服务与体验、医院学科建设、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财务管理、医院药事管控、医疗支持保障体系8个维度,经课题组实地调查和几轮的认真筛选,并结合专家组投票,最终产生了“群星璀璨奖”“众星成城奖”“星月同辉奖”三个奖项共计16家医院。
荣获“群星璀璨奖”的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管理团队、上海长征医院管理团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管理团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理团队、广东省中医院管理团队。
荣获“众星成城奖”的医院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管理团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管理团队、河南省肿瘤医院管理团队、甘肃省人民医院管理团队、贵州省人民医院管理团队、昆明总医院管理团队。
荣获“星月同辉奖”的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管理团队、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团队、苏北人民医院管理团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管理团队、湖州市中心医院管理团队。
中国的医院院长是一个颇为特殊的管理者群体,他们既是医疗机构的法人,又是事业单位内有行政级别的国家干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他们生存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夹缝中,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又要执行国家制定的物价、医保政策,还要保证医院在自然灾难、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凸显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加之如今处于更为复杂的医改环境中,作为一院之长,其在复杂变化环境中的战略决策、上下沟通等领导艺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为全面提升中国医院院长的管理能力,《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此前已连续开展了八年“华仁杯·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活动。八年来,“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见证和影响了一个广大的院长群体,数以百计的优秀院长分享了他们的辛酸、快乐和成就。
本次第九届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最终评选出“卓越贡献奖”“创新成就奖”“杰出业绩奖”三个奖项共计20家医院院长。
荣获“卓越贡献奖”的医院院长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侯建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张建宁。
荣获“创新成就奖”的医院院长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时军、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英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林英忠、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吴世政、长春市儿童医院院长张晓杰、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孙宏治。
荣获“杰出业绩奖”的医院院长是:郑州市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王国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院长孙洪军、襄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刘文卫、邯郸市第一医院院长刘吉祥、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院长牛建华。
正是这样一群杰出的管理者,在中国的医改大潮中,劈波斩浪,以自身卓越的领导力带领他们的团队,开创了中国医疗界日新月异的崭新局面。
举报电话:01058302828-6823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 电子杂志 > 医改启示录 > 封面报道